台灣在經歷了兩年多的疫情邊境觀光禁令,終於在十月中旬等到入境免隔離、取消觀光進團令的第二階段解封,十二月初也終於開放國外旅台的人數限制,觀光業、飯店旅遊業終於可以鬆一口氣,開始賺取觀光財。而這一陣子的觀光景點也開始見到許多的外國遊客的身影,人潮漸漸湧入、昔日冷清的排隊人龍又開始重現,店家都很有感。
尤其中台灣的相關景點日月潭碼頭、飯店都可以見到外國遊客的身影,各地的業者都無不期盼不久的將來,可以再創觀光奇蹟,把之前沒賺到的,通通趕緊補回來。而台灣疫情前的外國觀光主力,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在中國經歷了「白紙革命」以後,各地紛紛的解封,使中國的防疫進入後疫情時代,中國的國門也將在明年的一月初正式解封,而此時的台灣外島也開始討論「小三通」是否也要跟進解封,迎接中國遊客的到來。
但因為中國的迅速的放寬防疫措施,讓各地恢復正常生活,但卻導致感染人數和發燒人數的急速上升,各地的醫院人滿為患,很多人在藥房搶不到藥物,而新聞也不斷地放送到台灣地區。行政院相關部會也針對此一現象感到憂心,擔心一旦開放「小三通」,對岸的遊客過來台灣藥局搶相關的藥品,造成台灣島內的藥品物資大量外洩,不免有國安疑慮。
中國的藥物物資缺乏,台灣在野黨拋出了「中國若需要醫療資源,我們應該盡力協助」的言論,遭到許多的批評。台灣的醫療物資可以這麼充足,也要稱讚當時政府的正確作為,讓台灣可以在防疫上做到如此的成就。而以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其實也是可以跟WHO反映相關的需求,由聯合國出面來調解,不用台灣這個非聯合國組織的國家來加以憂心。
所以行政院的考量,國人應該要認同,支持行政院對於「小三通」的審慎考量;不僅如此,台商在對岸也是有用藥需求,在台的家人要如何備藥寄送,對於島內的國民更要審慎評估,避免藥物遺失或被竊取。更重要的是網路購物系統發達,對於島內寄送中國的藥物包裹更要小心應對,以免檯面上阻止了,卻在藥物寄送上大量外洩,這樣不免到處的補洞的顧慮了。 (相關報導: 林庭瑤專欄:搶藥、蓋牌、保官位,蘇貞昌的連環算計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立法院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