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尚未結束。近期,中國新冠感染人數增加,多地醫院出現人滿為患的狀況。據大陸疾控中心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
據瞭解,這波新冠陽性病例是在大陸五一勞動節假期之後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其中著名歌手陳奕迅也在5月15日宣佈因確診新冠被迫暫停巡演,此舉引發大陸民眾恐慌。
目前,大陸北方多地天氣變化莫測。華北一帶出現五月下雪、極端大風、冰雹等罕見性天氣狀況,給病毒的傳播製造了有利的環境空間。加之,大陸疾控中心五一假期前夕曾對外發佈相關預警信號,不過多數民眾還尚未對此作出過警示,據觀察即便是在五一和平常周末,除花粉季的影響外,北京市和河北省的街道上佩戴口罩的人數並不是很多。
相關資料顯示,2025年4月,在大陸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陽性率從第14周的7.5%,上升到第18周的16.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從第14周的3.3%上升到第18周的6.3%,連續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超過了鼻病毒和流感病毒。大陸疾控中心表示,這波引起感染的主要病毒是XDV變異株及其子分支NB.1.8.1,它們仍然屬於新冠病毒的奧密克戎(Omicron)家族,是此前廣泛傳播的JN.1和XDE的「重組後代」。

而江蘇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長常榮山則指出,本輪流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人群免疫屏障的減弱:上一輪大規模感染(2023年底至2024年初)已過去一年,多數人因自然感染獲得的抗體正在消退。
在北京石景山和海澱區,不少台灣人聚集較多的社區裡,檢測數量直線上升。台中彭先生在受訪時表示,自己因為工作的原因會跑到京郊(指郊區)看項目,所以避免不了較長時間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加上自己有僥倖心理,沒有及時佩戴口罩,所以中招了。據彭先生介紹,這次感染主要感覺是頭疼和鼻塞,其他還好,只能遵醫囑吃藥解決了。
黨媒稱「新冠不要怕,不會大規模出現」引發熱議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稱,新冠病毒已逐漸成為人群中長期存在的疾病之一,對大多數年輕人而言,新冠病毒感染通常在3到5天內自行緩解。再引述一名中國醫院的專家稱,面對周期性出現的新冠小高峰,大部分人群不用擔心。而事實上,這波感染僅僅通過吃藥卻難以治療徹底,就像之前幾次流行時候,一度出現治療新冠藥物「蓮花清瘟」膠囊脫銷的局面。

黨媒《環球時報》採訪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党雙鎖時表示「當前社會已進入與新冠病毒常態化共存階段,公眾對該病的認知呈現兩極轉變趨勢:由疫情初期的『超常規防控』轉為當前的『防控意識薄弱』。很多醫院甚至已經取消了新冠檢測專案,病人得了病也不知道是不是新冠,只能硬扛」。
來自河北的一位民眾表示「五一前後我躺了四五天,沒有發燒,但是鼻涕眼淚嘩嘩的,渾身不得勁,老想躺著,鼻涕流了兩個星期」。
也有北京的民眾對此表示「從清明到五一跨省出行、聚會聚餐頻繁,加速了病毒擴散,上一輪大規模感染過去一年,多數人抗體消退,2025年初流感低迷為新冠病毒傳播騰出空間,且疫苗加強針接種率不高」。

大陸流行嚴重 港澳台也無差別中招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5月12日通報兩宗兒童感染新冠嚴重個案。首宗個案為17個月大女童,同時感染新冠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目前仍然留醫,情況危殆。第二宗個案為13歲女童,感染新冠病毒併發肺炎,目前仍然留醫,情況嚴重。
該部門介紹,今年三月中起新冠病毒在香港社區的活躍度持續上升。污水監測資料顯示,XDV在本地的流行率有上升趨勢。 (相關報導: 近期出國旅遊請小心 新加坡、香港再現新冠肺炎疫情 | 更多文章 )
在台灣,今年疫情上升時間點也與去年差不多,稍微早一點開始回升,去年高峰則落在7月初,當時單周就診人次為13.4萬人次,今年比較早開始上升、人數也比較低,但上升幅度看起來比去年快,因此預期高峰會落在6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