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宋承恩專欄:夾縫中的台灣,艱苦的疫苗戰爭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6月6日美國參議員達克沃絲(坐輪椅者)等3名參議員訪台,宣佈美國將捐贈75萬劑疫苗給台灣。達克沃絲表示,美國不會拋下台灣孤軍奮戰。(中央社提供)

隨著國內疫情的升溫,是否能取得對抗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的疫苗,成為台灣內部熱烈關切的議題。由於社區感染持續發生,民眾一反先前對疫苗副作的疑慮,疫苗需求遽增。可是到六月初,台灣的疫苗施打率還不到3.5%,在全球國家中屬於低接種率的國家,而且防疫及維繫社會正常運作的必要人員中,還有許多尚未接受施打。另一方面,當時台灣在取得疫苗進口上遭遇許多困難,僅由自購及由新冠病毒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取得不到百萬劑的阿斯利康(AstraZeneca,AZ)疫苗。

在這樣背景下,輿論對政府多所批評,包括政府沒有超前佈署,在自國外進口疫苗上談判不力;自製疫苖進行實驗的不完備,且風險大不一定成功。甚至有人將取得進口的困難,與政府發展國產疫苗的政策連結,指責政府圖利特定藥廠,官員從中炒股圖利。反對黨發動繞行總統府要疫苗的抗議,要求立刻自美國進口疫苗,而一些民間人士及團體也放話將幫忙政府自國外取得疫苗,高分貝呼籲政府不要阻擋。

抽中國阻止台灣在國際上取得疫苗、以內外壓力試圖逼迫台灣政府接受中國疫苗,以取得台灣的依賴、台灣人民對中國的好感、在過程中製造台灣社會更多的對立與衝突。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