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挑戰的是推進美國和台灣關係所面臨的變化,最感動的則是我的團隊」,派駐台灣近4年的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孟雨荷,聊到社群平台對現今公眾外交、數位外交的影響,直言就算社群平台已是現代人生活一部分,但面對面的互動無可取代。被問到可以代表美國外交人員的動物,她回道:「阿米牛。」
孟雨荷(Amanda Mansour)2018年7月出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一職,她接受《風傳媒》專訪,談論社群平台當道的時代進行公眾和數位外交,坦言有促進美台關係的雄心壯志,但面對的時間、進度變化是最大挑戰,因為每天時間有限,且社群平台的變化速度之快,官僚體制難以跟上。
孟雨荷說,受到時差關係影響,可能約要1天半時間等待美國華府那邊的回應,因此會很可惜錯失良機,「但我們有很大的目標及志向,且想要做任何能夠為目標加分的任何事」。她表示,美國約在10年前還把社群平台稱為「新媒體」,聯邦政府及國務院都有相關執行單位,因此數位外交算是有制度化。

貼文展現身為台灣一分子
除了要追上社群時代的變化速度,孟雨荷稱,關注熱門話題及延續熱度,以及加入新平台對AIT是否為好主意,同時思考想要的受眾為哪些群體並接觸到他們,這些也是美國執行公眾、數位外交會面臨的挑戰。她直言,畢竟是在政府機構,因此會持續和華府同事協調,確保操作上符合安全規範。
如何決定在社群平台上發布的貼文內容?孟雨荷表示,有些是靈機一動,有的是參考其他美國駐外館處的想法,「我們喜歡透過不同方法使用社群平台」,除了正式的官方新聞稿和聲明,「有時可夾帶一點或許我們不能直說的內容,像是值得大眾關注的議題,但美國政府沒有官方說法,就會分享具可信度的報導」。
「台灣被不公平地排除在國際事務之外,我們真的感到失望、沮喪,但我們不會發新聞稿......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不會都參與討論這些」,孟雨荷說,「我們就會透過社群平台評論知道的事實...... 我們想要提醒大眾,你們感到多失望,我們感同身受...... 這是不用正式官方聲明的情況下,較非正式的表態方法」。
酸民留言、不實資訊是挑戰
由於中國3月起禁止進口台灣鳳梨,當時AIT也跟上台灣的「挺鳳梨」熱潮,問及「你今天鳳梨了嗎」的貼文構思,孟雨荷直言,「當下我腦中閃過1個問題:美國有進口鳳梨嗎?我想是沒有,但我想到的不是貿易問題,而是要成為台灣社群的一分子」,因此動身去買鳳梨,直接扛了約8顆去AIT拍照。
「我希望每當大眾看到鳳梨,甚至是鳳梨的表情符號(emoji),就能夠想到(美國挺台灣鳳梨)這件事」,孟雨荷強調,這是簡略快速的表達模式,「展現我們可一起反霸凌,可以驕傲地做自己,攜手保護我們喜愛的事物」。她亦稱,就算美國國務院對部分議題沒有官方政策,但不代表不想要回應。 (相關報導: 世界地球日》蔡英文:台灣朝淨零排放目標前進 酈英傑:攜手合作找出創新解決之道 | 更多文章 )
孟雨荷也說,社群平台主要是傳遞美國文化給大眾,「讓台灣人知道我們很有興趣與他們互動」。她提到,社群平台拓展接觸的大眾範圍,卻也加快不實資訊傳播速度,「我任內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資訊更淺顯易懂」,而酸民留言是另個問題,只是時間寶貴,要衡量會花多少心力在應對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