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外交引發年輕世代共鳴 日經:習近平不再韜光養晦,國外四處樹敵恐栽跟斗

2021-05-13 14:53
99187人氣

七大工業國(G7)的外交部長3日齊聚倫敦,對中國近來的許多行動表示批評。就在這場會議結束後幾天,外長們在倫敦蘭開斯特宮階梯上的合照,卻被改成了一張黑白老照片,主角們甚至被P上了八國聯軍的士兵裝束,並且在中國的網友之間迅速擴散。

這張「老照片」出自「戰狼畫手」烏合麒麟(本名付昱)筆下,他也正是趙立堅去年底在推特轉發那張「澳洲士兵預備割喉阿富汗男孩」CG圖的原作者。這回烏合麒麟再次出手,並且在自己的微博上寫著「上次這幫傢伙為了中國搞在一起還是1900年。一百二十年了,還在做夢」,顯然是將G7峰會比做了1900年的八國聯軍。在烏合麒麟眼中,絲毫不存在中國的惡行,只有列強侵略中國的邪心。 

烏合麒麟對G7外長會議的諷刺改圖:外長們全成了八國聯軍裝扮的士兵,印度外長還拿著點滴。(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烏合麒麟對G7外長會議的諷刺改圖:外長們全成了八國聯軍裝扮的士兵,印度外長還拿著點滴。(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烏合麒麟對G7外長會議諷刺改圖的原照。(美聯社)
烏合麒麟對G7外長會議諷刺改圖的原照。(美聯社)

「戰狼畫手」其實是烏合麒麟給自己的封號,他還把自己叫做「宮廷畫師」、「義和團小將」、「愛國生意創始人」,除了諷刺澳洲戰爭罪行的「和平之師」(就是那張割喉圖)、或者將G7外長比做八國聯軍,反華最力的川普與龐畢歐也經常成為他的筆下人物,諷刺這對美國總統與國務卿將新冠病毒甩鍋給中國,他也畫過一幅「權力分立」,內容卻是川粉入侵美國國會的慘烈衝突。

烏合麒麟對美國國會遭川粉入侵的諷刺畫作:權力分立。(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烏合麒麟對美國國會遭川粉入侵的諷刺畫作:權力分立。(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日經》中國分社社長中澤克二指出,屬於「八零後」的烏合麒麟利用諷刺畫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政治主張,這本身當然沒有什麼不對。但當中國外交部、中共黨中央紀律委員會紛紛轉發引用他的作品,事情就沒有那麼單純了。中澤克二分析,老一輩中國人經歷過大躍進與文革,但烏合麒麟這一代人沒有見過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的黑暗,他們在國家主導的愛國主義教育下成長,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對他們來說只是一段歷史。

烏合麒麟譴責和諷刺澳洲國防軍在布雷頓報告中戰爭罪指控的CG創作,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貼。(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烏合麒麟譴責和諷刺澳洲國防軍在布雷頓報告中戰爭罪指控的CG創作,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貼。(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中澤克二認為,烏合麒麟的父母輩就算(表面上)向毛澤東敬禮,也不可能忘記是他帶領國家陷入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的痛苦。至於結束毛澤東災難性統治的鄧小平,那一輩人則是懷抱強烈的同情。不過習近平政府與中國老一輩人的想法漸行漸遠,今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莊榮文在百年黨史研習會上這麼說:

1949年至1976年文革結束的27年,是中共艱苦奮鬥、發憤圖強、積極探索,取得偉大成就的27年。儘管這一時期充滿艱難曲折,甚至遇到重大挫折,但總體上是在探索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

問題出在哪?出在這位習近平手下的宣傳大將,把文化大革命那十年也放進了中共的「偉大成就」裡。許多人都將莊榮文的談話,視為習近平對於文革過錯的淡化。中澤克二指出,這麼做不但是肯定文革的惡夢,更是顛覆了鄧小平當年改革開放的大前提—因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基礎,正是文革十年的血淚教訓。因此中澤克二認為,莊榮文肯定不是自己隨口說說,而是傳達了習近平的旨意。

烏合麒麟的簽名會。(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烏合麒麟的簽名會。(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中澤克二指出,習近平的真意不只是肯定文革,更是試圖否認鄧小平的成就。因為正是鄧小平在黨內創設最高領導人10年任期不成文規定、以及防止獨裁的集體領導制。習近平3年前已經修改了中國憲法,取消了中國國家主席兩屆五年任期的限制,但他如果想在2022年全國代表大會過後繼續掌權,他就必須破壞鄧小平的權威,才能開創一個屬於他的新時代。

習近平。(美聯社)
習近平。(美聯社)

中澤克二認為,親身經歷文革的習近平絕對清楚毛澤東所帶來的災難,但他卻選擇對此視而不見,反倒找起讓中國取得改革開放成就、讓無數中國百姓脫離貧困的鄧小平麻煩。習近平渴望在政治成就方面趕上鄧小平、甚至超越鄧小平,這樣才能取得接近毛澤東的權威。除了挑惕鄧小平的成就,習近平更透過「戰狼外交」來展現他在國際上的地位,而中國的年輕世代對此竟然產生共鳴—烏合麒麟跟喜愛他作品的年輕人,便是最好的例子。

1987年,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對中國進行私人訪問,與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北京會晤。(AP)
1987年,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對中國進行私人訪問,與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北京會晤。(AP)

除了中國的外交官咄咄逼人、習近平表示「中國已可平視世界」,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也主張應該採取強硬外交。這些作法似乎也得到中國社會的歡迎,受到官方高度管制的媒體與網路也對類似聲音給予優惠待遇。不過中共黨內也有人警告這種作法的危險,外交官僚出身的學者袁南生就警告「外交被民意所綁架,難免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四面樹敵是最糟糕的外交戰略與策略,更是外交的徹底失敗」。

烏合麒麟對川普與龐畢歐等反華領導人的諷刺畫作。(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烏合麒麟對川普與龐畢歐等反華領導人的諷刺畫作:命令與征服(翻攝烏合麒麟微博)

不過中澤克二也指出,無論袁南生如何苦口婆心,他的聲音在中國畢竟是極少數,習近平一定也不捨得放棄讓他獲得聲量與支持度的「戰狼外交」。畢竟拋棄「韜光養晦」、肯定文革「成就」、加上能夠「平視世界」的地位,這些都是習近平增強國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不過被烏合麒麟拿來諷刺G7會議的八國聯軍與義和團時代,卻正是讓袁南生擔憂不已的歷史自我預言。如同袁南生所警告的:「尤其要防止對美誤判,誤認為美國已衰落」;任由中國的民粹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發展蔓延極其危險,因為「國際社會很可能會因此而誤認為中國也在追求『中國優先』」—這將是嚴重的戰略誤判。

袁南生談「戰略誤判」(節錄)

避免最壞的局面發生,一是要保持戰略清醒,認清和平與發展的時代特徵沒有變;二是保持戰略耐心,防止急於求成;三是守住戰略底線,既韜光養晦,更奮發有為,維護好國家核心利益;四是防止戰略誤判。尤其要防止對美誤判,誤認為美國已衰落。要看到美國同自身相比仍在發展,並沒有衰落。

過去100年裡,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始終在四分之一左右,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可能是這樣。美國將繼續擁有科技霸權、軍事霸權和金融霸權,仍然是世界第一地緣優勢大國、農業大國、教育大國、科技大國和資源大國。以農業為例,美國以不到300萬農業人口,成了世界糧食生產出口第一大國,其一個國家的糧食出口占世界糧食出口總量一半,而我們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美經濟總量已超過20萬億美元。橫向比,只有中國、印度、越南、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等少數國家增速超過美國。

美國影響力和控制力在下降,主要是中國和新興大國力量上升,相對來說美國的影響力下降了。防止戰略誤判的重要性從當年朝鮮戰爭(韓戰)可以看出來,金日成誤判美國不會出兵,美國誤判中國不會出兵,中國誤判美國出兵朝鮮的目的是要打過鴨綠江。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