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女多伊徹與家人一起住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她平時會與朋友去咖啡館消磨時光,但對於社群網路不感興趣,她的熱情都投注於音樂,10歲就創作出歌劇《灰姑娘》並於維也納首演,從小展露驚人音樂才華的她也因此被譽為「新莫札特」,但她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顯然不喜歡這個稱號,並自稱是「女性主義者」,很慶幸能出生在這個年代,發揮自己的天賦。
父母是業餘音樂家 她6歲創作出鋼琴奏鳴曲
2005年,多伊徹(Alma Deutscher)出生在英國東南部漢普郡(Hampshire)貝辛斯托克鎮(Basingstoke),父母任教於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因此多伊徹在牛津度過5年時光,去年決定搬到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
多伊徹說:「我之前住在英國,但我從小聽著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舒伯特(Franz Schubert)、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海頓(Franz Joseph Haydn)的音樂長大,從音樂層面來說,我認為維也納一向是我的家鄉。」
多伊徹的父母是業餘音樂家,因此她從小就跟著爸媽一起彈鋼琴,吹長笛,而且她的表現很快就勝過父母。她在3歲時收到了人生中第一把小提琴,4歲時一練鋼琴就是好幾個小時,6歲時創作出第一首鋼琴奏鳴曲,7歲時完成短歌劇《掃夢人》(The Sweeper of Dreams),9歲時寫出小提琴協奏曲,10歲時創作出長歌劇《灰姑娘》(Cinderella)並於2016年在維也納首演,下個月將與索尼音樂(Sony)合作,錄製她從4歲以來創作的鋼琴曲回顧專輯。
舉家搬至維也納 她在家自學
2016年,為了排練歌劇《灰姑娘》,多伊徹在維也納住了好幾個月,她們一家人去年決定搬到維也納,這樣一來,多伊徹與11歲的妹妹海倫(Helen Deutscher)學德語,多伊徹還能把握這座城市提供的各種音樂機會,姊妹倆還可以搭地鐵去聽歌劇或是去葡萄園玩,全家人也會在維也納一起散步。
Friend of the Foundation, 14 year old Alma Deutscher is set to make her Carnegie Hall debut. An accomplished pianist and violinist, she is also a composer, having written concertos for piano and violin and an opera.https://t.co/xphla2P2ty
— The Glenn Gould Fdn (@GlennGouldFndn) 2019年6月15日多伊徹與妹妹海倫(左)
多伊徹的的媽媽意識到沒有任何學校能滿足音樂天才多伊徹特殊的學習需求,因此她讓多伊徹與海倫在家自學。除此之外,多伊徹還上了社交舞課與戲劇課,而她還參加了2個的合唱團,這讓她的德語進步,她也因此交到一群朋友,她與朋友會約在咖啡館一起吃,享用奧地利經典的薩赫蛋糕(Sacher torte)或杏桃薄餅。
不喜歡別人將她與莫札特相提並論 自稱女性主義者
因為多伊徹像「音樂神童」莫札特一樣,從小就展露出驚人的音樂天賦,所以有些人將她譽為「新莫扎特」(New Mozart)。然而,正處於青春期的她顯然不喜歡別人將她與莫札特相提並論,甚至在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時翻了白眼。
莫札特的姐姐瑪麗亞.安娜(Maria Anna Mozart)也有作曲天賦,但因為當時的保守社會並不允許女性發展個人事業,因此她最後只能黯然放棄音樂夢,被迫結婚,而多伊徹家的客廳就掛了一幅瑪麗亞.安娜的肖像。

多伊徹說她很感激人生為她帶來的機會與冒險,她說:「我是很堅定的女性主義者,我很慶幸出生在這個時代,女孩被允許能發展個人才能,因為如果我在以前出生,可能不會被允許成為作曲家,可能會不得不成為家庭主婦。」
已立下未來目標 對社群媒體興趣缺缺
多伊徹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她認為「音樂必須很優美」:「許多人一直告訴我,如果我想成長,就必須創作能反映現代世界醜陋面的音樂,而我不想這樣做,我想創作我覺得很優美的音樂。」她也已立下未來的目標,她說想創作一首交響樂曲,未來還想寫一齣音樂劇。
她有一個官方網站、臉書專頁、逾8萬7千人追蹤的YouTube頻道,她的父親認為這些都有助於提高知名度。不過,多伊徹說自己對社群媒體不太感興趣,她甚至沒有手機,如果朋友想聯繫她,或者她需要記下腦海中忽然冒出來的旋律時,她會借用父母的電話,並隨身帶著筆記本記錄旋律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