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難求!開早餐店的小陳最近生意很難做,前陣子雞蛋漲價,這週則被蛋商告知缺貨,小陳在臉書的同業社團中留言:「哪裡還有蛋,看到請告訴我」,想不到竟招來一排「+1」。這波缺蛋跟飼料漲價有關係嗎?恐怕不是,飼料漲價影響的是蛋價,缺蛋則是因為「疫病」壓垮了去年本就養雞量大減的產業鏈。
此外,儘管業界對疫情多數三緘其口,不過彰化蛋農透露,去年禽流感猖獗、至少撲殺了3百萬隻雞,包含因禽流感誘發其他疾病而導致死亡的雞隻。
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高傳謨則坦言,禽流感出現在種雞、中雞及蛋雞場,甚至土雞場「所有環節都中鏢了」,現在蛋商到處加價找蛋、搶蛋,仍無法彌補缺口,「照這情況,可能會缺蛋缺到三月、四月。」
2022年全台再次爆發「搶蛋之亂」,雞蛋供應嚴重不足(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蛋荒買蛋還有顆數上限,缺蛋成因之一:疫病
過年前走進辦公室,跟同事說完新年快樂,下一句就是問:「你今天有買到蛋嗎?」士林的楊太太上星期準備尾牙時前去買蛋,結果老闆規定只能買一斤,害她跑了兩間店才買齊。竹圍的陳太太去雜貨店買蛋時,老闆提到,蛋雞因禽流感而被大量撲殺,所以缺蛋很嚴重,每個客人只能買15 顆。
不只缺,散蛋末端售價高至每台斤50元,泡麵加顆蛋都令人覺得奢侈。日前因為國際玉米價格大漲,導致養雞成本提高三成,但這波缺蛋的主因並非飼料因素。全國飼料公會總幹事鄒信南說明,因應政府要求平穩物價,飼料玉米在除夕 (1/31) 前價格都不變,2月起才會調漲6角。換言之,目前飼料價格雖高但持平,並非「缺蛋兇手」。
缺蛋原因不是飼料,業界直指是「疫病」。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1月24日當日報表對全台產銷動態評為「產量不足」,北部及中部更是「嚴重不足」,分析可能原因為氣候變化使產蛋效率低,以及疫情因素,更提到「近期防檢局例行性檢測,發現蛋雞場普遍抗體陽性率偏高,甚至檢出未在案例場出現的 H7亞型抗體。」,呼籲產區加強防疫,且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2022年初,國內雞蛋忽然嚴重短缺(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多數雞農不願談疫情,少數人透露原因「疫苗缺貨」
真的有疫病嗎?《上下游》致電十餘家蛋雞場,接起電話的多數業者表示,「過年前買氣旺,所以供蛋不足」或是「天氣太冷雞不下蛋」,當問到是否有疫情時,業者們紛紛三緘其口,以「不知道」、「不回答」、「去問別人」回應。
養雞業者反應詭異,彷彿光是說出「疫情」二字就會讓雞倒地。「很正常,大家都不想說,但真的有。」彰化芳苑的蛋雞業者陳先生表示,去年到貨的雞跟前兩年狀況不太一樣,體力差且不太活動,因狀況不正常,回頭去看中雞場提供的報表註明已打疫苗,「我養起來的感覺像是沒有打。」
禽流感使雞隻出現併發症,養越多風險越高
若缺的是華氏囊炎 (IBD) 疫苗,跟禽流感有何關係?「禽流感會使雞隻抵抗力下降,其他疾病隨之而來,併發症狀讓雞死亡。」苗栗蛋雞業者楊先生說明,禽流感說白了就是雞隻的感冒,禽流感的出現會使雞的健康狀況欠佳,前兩年疫情都沒有今年嚴重,且蛋雞有殘留風險問題,場內成雞不可使用藥物,今年同業狀況都很慘。
楊先生表示,今年彰化蛋雞場中鏢的不少,有時候雞隻發病到死亡只要半天,有的同業將雞隻屍體送解剖發現有併發腹膜炎、墜卵等狀況,「飼養密度越高,出事機率也越高。」
「疫苗的流向到底有沒有管制?」彰化芳苑的蛋雞業者陳先生直言,蛋雞業者都會拿到中雞場提供的防疫報告,「大家都只是參考,我根本不相信這是真的」,中雞場購買的疫苗數量與銷售的雞隻數量是否相符,例如:買進的疫苗只夠3萬隻小雞施打,中雞場卻賣出了5萬隻雞,「完全沒有任何管制或核對機制,上次馬力克疫苗失效,這次雞沒打疫苗,中央應該要有精進措施。」
彰化大量雞隻死亡,清運屍體業者:一個月化製量高達200多噸
疫病使得數十萬隻雞喪命,光是彰化縣過去一個月就撲殺了15萬5千餘隻雞。彰化縣動物防疫所所長董孟奇表示,去年12月31日就通報了 2 場,今年1月又陸續通報了 3 場,總計 5 雞場染疫,其中1場土雞場、2 蛋雞場、2 中雞場。但他認為彰化共有2800多萬隻雞,撲殺比例不到1%,對缺蛋問題影響並不大,「疫情已經控制住了。」
疫情究竟如何,產業則認為:離「控制住了」有一段遙遠的距離。彰化陳姓蛋農表示,去年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洶、重創養雞場,加上近年來密閉式養殖雞舍越來越多,雞舍一旦染疫、病毒更容易傳播,他估計彰化地區因疫情撲殺死亡的雞隻高達300萬隻,「疫情嚴重到很難想像,養30、40年的前輩都說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樣」。然而養雞產業染疫不肯往上通報,是業界普遍「不能說的秘密」,因此實際病情與官方統計往往天差地遠。
在彰化負責清運禽畜屍體的洪姓化製業者證實,從去年11月起,一個月的化製重量高達200多噸,「從來沒遇過這樣的狀況,雞、鴨都很多,尤其是蛋雞,連較小的雞都死很多。」推估是受天氣冷、疫情升溫影響。平均一天工作量暴增五、六小時,每日都得「抓雞」抓到半夜。
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高傳謨直言,禽流感出現在種雞、中雞及蛋雞場,甚至土雞場、肉雞場,「所有環節都中鏢了」,現在蛋商到處加價找蛋、搶蛋,還因中央要求凍漲而賠本售出,依然無法彌補缺口,有的蛋商因為跟通路簽約,沒有供貨會被罰錢,因為找不到蛋,竟去別的零售通路買蛋來轉手交貨。
「照這情況,可能會缺蛋缺到三月、四月,」他透露,中央目前正在研擬調度進口雞蛋、加工業者減少雞蛋使用量來優先滿足民生需求,但目前尚未定案。
疫情僅是壓垮雞蛋產業鏈最後一根稻草,去年雞隻飼養量大減是「前因」
然而,光是疫情恐難解釋為何全台頓時會缺少這麼多蛋,根據記者調查,去年台灣養雞量因新冠肺炎疫情大減,才是缺蛋的重要前因。
曾姓蛋農表示,「農產品價格是變動的,量多價格自然就跌,往年也有崩盤的情形,但頂多1-2個月,但是去年真的崩盤太久,5-10月蛋價都在谷底,收購價格比生產成本低太多,誰受得了,大家的飼養意願都很低落!」蛋雞業者為了止血虧損,只能搭上這波「淘汰潮」、降低產蛋數量,產業估計去年中旬共淘汰兩成蛋雞,飼養量只有往年的八成,場內多留下老母雞撐場。
然而去年10月起蛋價漸漸回穩,蛋農想「入雞」卻發現沒雞可養,原因來自「種雞場」和「中雞場」都出現「雞缺口」。
王姓種雞場業務表示,去年種雞場眼見養雞場不敢入雞,也因應減少孵蛋數量。偏偏10月起蛋雞買氣回升,種雞場卻遇上疫情肆虐、無法生雞蛋孵小雞,「去年真的連種雞場也受到疫情影響,尤其是有色雞,像伊莎就是,我們也沒雞可以賣啊。」中雞場去年年初也因為缺少疫苗,導致育成率低落,來不及供應下游端的買雞需求。許多養雞業者反映去年真的很難買雞,常常訂購2000隻、只來1500隻,且購入的中雞比起往年更容易生病,養到開產日時往往再死一成。
從源頭種雞場缺貨,到中雞飼養育成率低落,以及末端蛋雞場一度大量淘汰開產雞,導致養雞缺口越來越大、永遠補不滿,加上秋冬季禽流感好發、雞隻難照顧,衝擊整個產業鏈加速失衡,就變成「蛋雞場沒雞可入、蛋商沒蛋可賣、民眾一蛋難求」,全台大缺蛋的情況。
農委會緊急調度加工蛋,優先滿足民生需求
我國雞蛋最大產區為彰化縣,供應全台超過一半雞蛋,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彰化縣雞蛋供應量明顯減少,不完全是因為疫病導致,日夜溫差大造成雞隻產蛋量下降、天冷消費者吃火鍋及春節年菜、伴手禮等雞蛋用量也大增,目前確實緊急調度大食品場、烘焙業者等加工用蛋到零售端,「一定會優先滿足民生零售用蛋需求」,預計可以增加3%至5%的數量。
農委會副主委:疫情「很奇怪」,確切原因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