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國是會議「埋梗」司法改革委員:逼政府不要貿然推動決議

司改國是會議委員林鈺雄說,為了能說服自己繼續留下來開會,「我努力了4次」,但主事者沒有正面回應,還指控他破壞司法,他覺得會再開下去完全沒有意義。(資料照,蘇仲泓攝)

預計為期3個月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會議即將進入尾聲。上個月底,以討論檢察官定位及檢察體系改革的第3組委員,有2人相繼退出,1人揚言跟進,法官論壇及檢察官改革協會也有呼籲其代表退出的聲音,這個風波目前沒有持續擴大。對於他們主要以質疑「遊戲規則」為由退出,其他委員有不同的觀察。

林鈺雄、陳重言相繼退出 

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在4月25日率先宣布退出,他提出「定位不明、僭越權限」、「議題超載、委員超限」、「亂放天燈、後患無窮」等3大理由。林鈺雄所屬的第3組隔天討論被法務部視為最重要防守重點的檢察官定位與檢察體系組織改革的議題。同樣第3組的律師陳重言4月28日跟進退出,表示他完全認同林鈺雄,並指其他組不應重複討論相同議題。陳指的就是第4組的律師張靜,他主張該組也要討論檢察官定位。

擔任籌委的同組委員、政大法律系教授楊雲驊5月3日投書媒體,呼籲終結荒腔走板的司改,他在文中就非法律人對司改的意見表達不滿,並舉例,他不具醫療專業,也就絕無能力決定怎麼開刀或配藥。他也指出,國是會議通過的方案,政府機關和立法院不應全部埋單。

林鈺雄28日受訪指出,他自2月底與會來,雖對會議進行有質疑,但仍很努力開會,也試圖為相關爭議及問題提出解套方案,例如,外界質疑籌委會「黑箱作業」、「綁人、綁議題」,他因此呼籲籌委會公開所有推薦人選及蒐集議題過程;又例如,對於人民有感的議題被籌委會刪除,包括死刑、食安,他也呼籲重新納入,而顧及開會時間有限,其餘不太重要的就刪除。

林鈺雄說,為了能說服自己繼續留下來開會,「我努力了4次」,但主事者沒有正面回應,還指控他破壞司法,他覺得會再開下去完全沒有意義。

為檢察官定位阻撓議事 林鈺雄喊冤

對於外界指他對議事進行的意見是為阻撓檢察官定位問題的討論,林鈺雄說,他20多年來主張檢察官是司法官的立場從沒變過,他不贊成國是會議討論這項議題,因為這不是人民有感的議題,而如果想把檢察官的地位改為行政官,要先跟專業團體溝通,先在專業上形成有力論述後再拿來國是會議談,跳過專業而想在國是會議利用政治力量改變,「這很荒唐」,也不會有結論。

楊雲驊在26日的會議結束前爆料,該組主席瞿海源在4月17日出席總統蔡英文主持的談話會上批評林鈺雄態度傲慢。林鈺雄說,他對國是會議的批評都是根據客觀事實,也有資料為證,包括死刑議題原在原始議題清單,卻被刪除,不應因他反對檢察官的定位由司法官改成行政官,就被扣帽子。

第4組欲提案檢察官定位 陳瑞仁不想議題被搶走

不過,多位第3組委員認為,檢察體系變革的議題,確實是爭議根源。首先,就檢察官定位的議題,第3組依法務部建議,將此議題排入4月12日會議,討論順序排在評鑑的議題後。據指出,瞿海源事先已先與法務部參事陳瑞仁談好,不要變更議程,免得又浪費時間,沒想到,陳卻提案要求先討論定位,原因就是張靜要在4月14日的第4組會議提案,陳不希望這議題被第4組搶走。 (相關報導: 大法官會議曾解釋檢察官是司法官?司法院高層打臉法務部 更多文章

陳瑞仁。(取自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轉播畫面)
瞿海源事先已先與法務部參事陳瑞仁(見圖)談好,不要變更議程,免得又浪費時間,沒想到,陳卻提案要求先討論定位。(取自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轉播畫面)

張靜1日受訪指出,他4月初就已提案要討論檢察官定位,因為這與該組討論的審、檢分流議題有關,只是因為討論時間不及,他才一再順延提案;此外,他也聽說,法務部原本根本不想在第3組討論檢察官定位問題,因為他的提案可能會放到4月14日的會議上討論,陳瑞仁聽到風聲,才在4月12日提議變更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