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怎麼吃才健康?營養師公開「年菜不怕胖吃法」,3大族群要注意飲食順序

農曆新年不免會吃大魚大肉,許多人擔心影響健康或肥胖,對此嫚嫚營養師分享如何「健康吃年夜大餐不掃興」!(示意圖/取自flickr)

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享受大餐及團圓的氣氛、分享彼此的生活,是農曆過年重要的一環。不過大魚大肉總也會讓人擔心影響健康或肥胖,但過年過節的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又掃興,這次今健康就和嫚嫚營養師來教大家如何「健康吃年夜大餐不掃興」!

年夜飯免忌口,10大年菜這樣吃!

嫚嫚營養師指出,常見的年夜飯菜餚,大多都不只是有吉祥的含意,也都是相當健康的食材,而少數也只要注意一些細節,照樣可以吃得健康。

(圖/今健康提供)
年夜飯免忌口,10大年菜這樣吃!(圖/今健康提供)

魚肉:年年有餘

魚肉是白肉的一種,可說是最推薦的肉類食物之一,優質蛋白質相當豐富,肉又較細不易造成腸胃負擔,且脂肪含量、飽和脂肪酸比豬、牛、羊等一般紅肉低。料理方式建議以川燙、清蒸、蔥燒、鹽烤為佳,或是做成魚湯、味增湯等,避免油炸、油煎、會經過油炸的糖醋,如此便可吃得健康。

雞肉:全家福(台語雞與家同音)

同為白肉,脂肪含量、飽和脂肪酸也較低,也是個優質蛋白質來源,因此進補時也常見,而雞胸肉更含有「咪唑二肽」,可提供抗氧化作用,有助消除疲勞,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健身的朋友常吃。烹調上建議燉雞湯、人參雞、烤雞、雞捲等,炸雞熱量較高,避免為佳。

水餃:財源滾滾

水餃通常是濃縮餡料製成,熱量及鈉含量都可能較高,四顆就如一碗飯。建議可換成熱量較低的蝦仁,或以高麗菜為主的蔬菜口味,高麗菜當中有維生素U,有助抗胃發炎、潰瘍、幫助修復。料理方式可用水煮,避免炸水餃、鍋貼、煎餃容易吸油,或帶有勾芡易讓血糖上升的玉米濃湯餃及酸辣湯餃。 

年糕:步步高升

年糕傳統作法上,主要使用糯米粉製作,算是精緻醣類食物,營養價值比較低,但也是個過年應景常見的料理,建議以蒸的方式烹調,避免油炸、油煎。而若吃不完,也可以隔天作為早餐,先吃顆蛋減緩胃排空,可減緩血糖快速上升。另外也要注意細嚼慢嚥或切塊,避免噎到,特別是小朋友及年長者更需留意。

發糕:發大財

同樣是營養價值比較低但應景的年節美食,建議可以挑選或自製有加進紅棗、枸杞、堅果、無糖蔓越莓或葡萄乾的發糕,料理用蒸的即可。特別注意避免久放,如拜拜到初五,台灣氣候潮濕易發霉,即便切掉也有肉眼看不見的黴菌,建議超過二至三小時先加熱再吃,最多放一天,超過便別吃。

蘿蔔糕:好彩頭(菜頭)

蘿蔔糕算是過年中較為健康的糕類食物,因為通常裡面會有白蘿蔔,熱量低、纖維高,又有消化酵素及木質素,有助於健康,直接吃白蘿蔔也是個很好的選擇。烹調上建議用蒸的或煮成鹹湯,不過煮久容易散掉,在湯快煮好前再放進即可,不加入過多的鹽或調味是個很好的菜餚。

長年菜:長命百歲

長年菜大多為芥菜,是網友票選公認最難吃的綠色蔬菜,不過加工食品倒是相當受歡迎,也就是酸菜。芥菜營養成分高,如維生素C、E、K,以及鐵、鈣、鉀、Beta胡蘿蔔素等,但酸菜經加工營養素流失多、鈉含量又高。建議若吃原型芥菜可先洗淨並川燙再沖涼,可降低苦味,或適量吃個酸菜沾沾喜氣即可。 (相關報導: 過年怎麼吃?吃什麼?醫師推薦這七種春節必吃食物,既討喜氣又能吃得健康 更多文章

火鍋:團團圓圓

火鍋營養取決於湯底、食材,建議可用多種蔬菜做為湯底,高麗菜、洋蔥、番茄、香菇、胡蘿蔔、海帶等。肉類可以魚肉、雞肉為主,配料建議多放豆腐、香菇、金針菇等原型食物,貢丸、魚餃等加工食品則少量。醬料可用蔥薑蒜加醬油,醬油1:3稀釋,如此就相當健康,清淡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