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輕鬆說服別人?專家:關鍵不在於說了什麼,而是培養這4種人格特質

想要成為一個深具說服力的人,請把握以下4個原則!(示意圖/Pakutaso)

一般說到「說服」的能力,比較常聯想到的是運用話術或是技巧,不過⟪深度說服力⟫則是從原則與心態著眼,談的是如何由基本面成為一個有說服力的人。本書要旨不在於教導人說服力的技巧,著重於培養令人認同的「人格特質」— 具有信任感與吸引力是達到說服別人重要的特質,自己要先被接受,接下來自己給予的想法或是建議才會被接受。

作者傑森哈里斯是一位廣告人,而廣告就是一門「說服的藝術」,因此他認為說服力就是他自己最強的能力。身為廣告公司的CEO,哈里斯每天要說服的不只是消費者、說服客戶持續合作,甚至包括說服自己的團隊--創意人員、業務,公同合作創造精彩的專案與業績。

傑森認為能夠讓人更具說服力的性格可分為四大類:

● 獨特的:讓人感覺是真誠發自內心的,言談間你可以窺見其真實獨特的個性

● 慷慨:習慣性地付出,也許是建議、機會、引介、尊重和正向情緒

● 同理心:對人自然地感到好奇、談話很投入,重視人的共通點而非彼此的差異

● 有深度的:遵循自己設定的原則與標準,也激勵其他人突破平常的侷限

原則1:獨特

做自己

「做自己」感覺是一個陳腔濫調的建議,但傑森想指出的是—當我們想要發揮說服力時,我們會刻意隱藏我們認為別人或許不會欣賞的部分,刻意表現出認為對方會覺得更具吸引力的言行,但實際上,人們並不吃這一套。

柏克萊大學哈斯商學院曾經做個一個實驗,找了一批受測者,讓他們去觀察一群人,其中有竊佔100元的罪犯跟普通人,測試受測是否能從對方的言行中判斷出來,結果是:雖然受測者沒辦法分辨誰的說詞是事實,但是從他們對說謊者的心理與生理反應,他直覺會感覺出說謊的人。因此當我們想要去說服別人時,會想要隱藏自己的本意,這反而會在過程中讓對方一眼看穿,因此,不要在想要說服別人時太過偽裝。

有關做自己的幾點建議:

● 展現自己的本色,更真實的與人互動

在與人談話之後,透過覺察與檢討,回想在剛剛的談話裡是否有刻意不真誠的時刻,思考自己如果是跟一位老朋友說話,你會如何真實的展現,並且設法在之後的談話時藉以調整。

● 言行要有自信,少用「無力的語言」

無力的語言像是以下的字眼:也許、可能、算是、我想…等等,你以為是能夠呈現委婉不得罪人的說法,但事實上這沒有效果。

比較:

「無力的語言」例句:如果要我說句誠實的話,碧昂絲可能是最了不起的現場演出者,至少這是我現在的意見。

「有力的語言」例句:碧昂絲是最了不起的現場演出者。

兩種不同的用語你要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後者比較有說服力。

● 收集角色模範

哪些人會讓你覺得態度誠摯不虛偽?觀察他們說話的方式、語調、用字遣詞,以及將你最欣賞的特質內化,不是仿效他們的特殊癖好,而是用他們的表現激勵你自己。

說故事

比起說道理,透過故事傳達價值觀,更能說服人。 (相關報導: 如何讓只見過一面的人對你念念不忘?資深空姐教你這3招,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 更多文章

林肯可能是最擅長運用「說故事」這項技巧的美國總統。藉以達到溝通說服的目的,甚至於處理難以明說的情境,例如美國內戰結束時,要如何處理南方聯盟的領袖戴維斯是一個難題,公審或特赦都各有後遺症,如果處理得不好,可能會導致美國再次分裂,最好的方式是讓他流亡,但林肯又不可能明確對此事表態。所以林肯透過一則故事向雪曼將軍表達自己的立場:他提到他的一位朋友正在戒酒,旁人問他要不要喝一杯時,他拒絕了,並要求給他一杯檸檬汁,但又補充道:「如果檸檬汁裡加一些白蘭地,味道會更好,在我不知情的條件下,我不會反對。」說完雪曼就明白了:讓南方聯盟領袖戴維斯流亡,但總統必須維持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