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如何救援「長賜輪」?需挖沙2萬立方公尺 目標27日晚間脫困蘇伊士運河

2021年3月23日,長榮海運超級貨櫃輪「Ever Given」號卡在蘇伊士運河,造成歐亞航線大亂。(美聯社)

全球現役最大貨櫃輪之一的台灣長榮海運「長賜輪」,塞住繁忙的埃及蘇伊士水道,2艘挖泥船、10艘拖曳船和4台怪手正在瘋狂搶救。運河管理局25日稱,要重新開放河道,尚須清除貨輪擱淺處將近2萬立方公尺的泥沙,等於是8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大小,恐怕還需要幾天作業時間。不過,長賜輪船東日本正榮汽船公司表示,目標是在台灣時間27日晚間讓長賜輪脫困。

解救巨輪三步驟 一挖、二拉、三減重

長賜輪(Ever Given)船身長度約400公尺、寬59公尺、重達22萬噸,搭載數百個貨櫃之後,整體幾乎與數十層樓的摩天大廈一樣高,船舶在水中的吃水深度約15公尺(約5層樓高)。船頭的尖端幾乎卡進河堤的淤沙裡,貨輪斜向停在運河中間,船身把整個運河都擋住。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指出,挖泥船需要努力工作去除船頭附近的沙土,至少要移動1萬5000至2萬立方公尺的泥土,才能挖到12至16公尺的深度,解救長賜輪。長賜輪的航運管理公司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表示,為加速救援進展,除現場使用的挖泥船之外,還已多派出每小時可以抽取2000立方公尺的的抽砂船。

搶救長賜輪的現場分工大致為3項,怪手負責清掉河岸上的淤泥、挖泥船開挖河堤下的泥土,拖曳船用於拉動貨輪離開。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補充說,考慮派出挖泥船疏浚船體下方周圍區域的河砂淤積。至於耗時多久才能重新開放運河,管理局資深航員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讓這艘超大型貨櫃船(ULCS)完全脫淺,需要非常複雜的技術,可能還需要幾天的時間。

挖清卡住船頭的積土之後,長賜輪仍難以靠自身動能轉向,如此大規模的貨輪想要在港口內自行迴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需要出動拖船移動船隻。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告訴《法新社》(AFP),如果拖船無法移動船隻,則可能必須用起重機船將長賜輪上的一些貨櫃卸下,以減輕重量,「這可能要花費數天甚至數週的時間」。

圖解救援長榮巨輪「長賜輪」。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減輕船隻重量是一個微妙且耗時的操作,因為清除燃料和貨物有風險,拿掉任何一邊的貨櫃,都可能導致船體損壞甚至船身失衡。美國坎貝爾大學(Campbell University)海事專家梅科利亞諾(Sal Mercogliano)解釋:「必須計算船舶的穩定性,確定減輕的重量將如何影響船舶的平衡。最糟糕的情況是,由於船體乘載重量分佈不均,而斷成兩截。」

此外,有鑑於貨櫃在船上堆積的高度已經和紐約地標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的高度差不多,使用起重機船嘗試卸下貨櫃可能會很棘手。直接讓船排出油箱燃料是比較容易的操作,但可能減輕的重量會不夠。 (相關報導: 長榮巨輪動了!一篇看懂「長賜輪」多久脫困蘇伊士運河、後續賠償怎麼算? 更多文章

「大塞船」影響全球供應鏈

長賜輪從中國出發航向荷蘭鹿特丹,於埃及時間3月23日上午8時左右,從紅海北向進入蘇伊士運河時,在河口南端6海里處,疑似受瞬間沙塵暴的強風吹襲,能見度過低、無法駕駛,造成船身被風吹離航道,意外觸底擱淺,至今將近3天。運河管理局的一位高層人士說,現在至少有160艘載有重要燃料和貨物的船舶等待通過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