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美軍駐台、曾是白宮的鐵桿對華鷹派:波頓是怎麼跟川普鬧翻的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美聯社)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回憶錄出版遇阻,但涉及中國的部分內容已在美國媒體刊載,披露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互動,稱川普曾請求對方幫助其連任總統。

《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原定6月23日公開出版發行,美國政府向法庭申請出版禁令。《華爾街日報》6月17日發表的節選透露了川普與習近平在中美貿易談判過程中的大量互動,批評川普對華貿易政策「混亂」。

川普6月18日在推特上說波頓「真是個蠢貨」,「一個滿腹怨氣的無聊傻瓜,一心只想發動戰爭,從來都是莫名其妙」,還說自己很高興把他「拋棄了」。

波頓是個什麼樣的人?

博爾頓
波頓對聯合國很不以為然(資料圖片)

從耶魯到白宮

波頓出生在巴爾的摩,父親是消防員,他從小就是堅定的保守主義者,從未改變立場。

1964年總統大選,15歲的波頓休學去參加共和黨提名候選人高華德(Barry Goldwater)的競選活動。

中學畢業後,他獲得獎學金進入耶魯大學攻讀法律。他跟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和希拉蕊・柯林頓是耶魯大學的同班同學,但回憶說自己「不在他們的圈子裏」。

波頓在耶魯大學跟日後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同宿舍,兩人成了朋友。

現任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參議員理查德・布魯門塔爾(Richard Blumenthal)也是耶魯校友,在耶魯校報當編輯時發表過波頓的稿子。

波頓在回憶錄中形容自己當年在校園中反越南戰爭積極分子中就像一個「外星人」。

但是,言辭強悍、字裏行間劍拔弩張的波頓後來選擇加入國民警衛隊,以免參軍去越南打仗。

他在回憶錄中解釋說,那是因為他認為自由派讓美國在越南打了敗仗,因為他們阻止了美國採取必要的取勝措施。

波頓寫道:「我不會在徒勞的鬥爭上浪費時間。」但是,他又補充道,「回想起來,我並不為此感到驕傲」。

博爾頓
 

跟鮑威爾不和

步入政界後,他先後在雷根(Ronald Reagan)、老布希(George H.W. Bush)和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任職,曾在強烈反對聲中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以外交政策立場強硬著稱,堅決支持伊拉克戰爭,被稱為「戰爭鷹派」、「外交鷹派」,也是被認為是「對華鷹派」。

波頓在小布希政府任國務院負責軍備控制次官時結了一些冤家。

他被指試圖排擠兩名跟自己意見相左的情報分析師,並對自己的上司、時任國務卿鮑威爾(Colin Powell)搞破壞。

指證薩達姆・海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時他出了力,但後來證明這個指稱是錯的。

2005年,布希總統任命他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決定遭到強烈反對。100多名美國外交使節曾聯署請願書,促請參議院拒絶這項提名。

波頓曾公開表示對聯合國的輕蔑,認為聯合國無足輕重,就是個擺設,美國才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力量」。

波頓對鴿派的多邊機構的輕蔑眾所周知,還曾公開表示對美國職業外交官的不屑,恨其不爭,「不積極倡導美國利益」,跟外國打交道時只會「順應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