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年2月中旬出現一篇網路抱怨文〈沒排到托兒所,日本去死啦!〉(保育園落ちた日本死ね!!!),在日本網友間引發廣大迴響。數十位同樣沒排到托兒所的家長,日前更連續多天在國會議事堂前舉牌抗議,「幼兒托育」議題頓時成為政壇焦點。首相安倍晉三14日再次承諾:「政府會盡力達成『零待機兒童』」,但在野黨與媒體多認為政府根本沒拿出具體對策。
保育園落ちた:ブログに共感、国会前で抗議集会 2015年4月1日現在の認可保育所などの待機児童数は2万3167人だが、実態はさらに多いとされる。 - 毎日新聞 https://t.co/WZ3Cw4DN0B pic.twitter.com/CiXIpiBY3U
— SEALDs@3/29国会前 (@SEALDs_jpn) 2016年3月5日
何謂「待機兒童」
在日文中的「待機児童」,指的是因為符合日本《兒童福祉法》規範的保育所、保育園(類似於台灣的托嬰中心、托兒所)招收人數不足,以致達到入所條件(母親處在產前產後、雙親均在上班、或本身傷病、身心障礙、或者需要照料長輩、家庭遭受災害等)卻無法入所的屆齡幼兒。
這些「待機兒童」讓本來可以回到職場的家長(大多是女性)被育兒工作綁住,或者因為未受國家支援的托育機構費用造成沈重負擔。甚至幼兒本身因為家人沒有能力照料(傷病或身心障礙等),根本得不到應有的養育跟照顧。

日本的「保育所」是以幼兒托顧為主(而非教學)、對象為0到6歲的幼兒。所內工作人員為通過國家考試的保育士,主管機關為厚生勞動省,由區公所根據民眾申請、經過面試與各種實際條件的加權計算後,來排定入所優先順序,政府也會補貼部分費用。至於以3歲以上幼兒為招生對象、授課時間主要限於上午、學校不供餐,園方人員主要是具有教師資格的大學畢業生,在日本被列為「學校」的幼稚園,則是由文部科學省主管,政府一般並不會補助任何費用。
【ブログ】『保育所は増加・待機児童も増加』という怪奇現象の理由 〜 政府にとって好都合な数字ではダメ https://t.co/zkjy84oE37 pic.twitter.com/yANeVhMHCj
— ハフィントンポスト日本版 (@HuffPostJapan) 2016年3月5日
在1960至1970年代,日本也曾經因為戰後湧現的嬰兒潮出現大量「待機兒童」(當時稱做「保留兒」)。1990年代之後,日本都會區的「待機兒童」問題再次惡化,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日本全國在平成26年(2014年)共有21371名「待機兒童」,2015年4月1日則成長為23167人。也就是大約有一萬多個家庭需要他人幫忙照顧幼兒,但政府卻無法提供協助。《朝日電視》更表示,由地方政府調查的「待機兒童」人數高達54739人,是厚生勞動省統計的2.4倍之多,影響層面更為驚人。
角川春樹の娘の角川慶子って、今保育園経営者なのかよ!フジテレビ・バイキング!にてただいま待機児童問題解説中。 pic.twitter.com/IIK2dcEiek
— ANTIFA大阪 (@antifa_osk) 2016年3月4日
有言実行の安倍総理支持!学童保育の受け皿3.3万人分増 厚労省、用地賃借や移転支援安倍晋三政権が掲げる「出生率1.8」の達成につなげる考えだ。https://t.co/MPAXjJvcUx pic.twitter.com/OVm0EALiwH
— aiko (@jomonokinawa) 2016年2月7日
喊了十幾年 「零待機兒童」從未實現
「零待機兒童」的口號早在十幾年前就被提出,日相安倍也在2013年訂下「零待機兒童」的目標。當時他在公佈「安倍三箭」的經濟計畫時,也宣稱要在5年內增加40萬的托兒所名額,徹底解決「待機兒童問題」。但最近一篇〈抽不到托兒所,日本去死啦!〉的匿名文章,以直白的抱怨甚至是痛罵,毫無保留地粉碎了安倍政府的漂亮承諾。
「少子化個大便啦!」
這篇用詞辛辣、但句句打中育兒父母心坎的文章說:「日本是怎樣?說好的『一億國民一起活躍』呢?結果我昨天沒排到托兒所,還要活躍個什麼東西?」「要我生、要我養、要我工作、要我納稅,日本還對我有什麼不滿?少子化個大便啦!」「根本排不到托兒所名額,誰還要生孩子?」「你要搞婚外情、收黑錢都好,去把托兒所給我蓋出來!」「不然就把搞婚外情收黑錢的國會議員砍掉一半,不就有錢發育兒津貼了?」「不蓋托兒所,才貼個幾千日圓就想解決少子化,最好是有這麼便宜的事啦!白癡!」
結局、安保反対になっているwww実に分かり易い!!#保育園落ちたの私だ #保育園落ちたの私と私の仲間だ pic.twitter.com/lcw8dE9k8R
— A R M (@zero_zzz_zzz) 2016年3月5日
該文在網路上迅速點燃日本家長們的怒火,許多網友認為「(這篇文章)雖然用詞很粗魯,卻講出了我的心聲。」、「不能再同意更多了!」,日本媒體也訪問了身為媽媽的這位匿名作者。《朝日新聞》稱,作者是今年30多歲、住在東京的女性上班族,有1個將滿1歲的男孩。她原訂今年4月復職,但孩子卻沒排到托兒所, 讓她與老公傷透腦筋。這個媽媽還向《產經新聞》表示:「家長們為了讓自己的小孩上托兒所,用盡各種黑暗手段拚死拚活。」
https://t.co/OUNn0SFXim 「#保育園落ちたの私だ」。プラカードを掲げた人たちが国会前に集まりました。待機児童問題への解決を求める抗議行動です。写真特集でhttps://t.co/2KEAKLNB07 pic.twitter.com/BTkLNvIJT5
— 毎日新聞写真部 (@mainichiphoto) 2016年3月5日
家長訴苦:根本排不到托兒所!
日媒也訪問了其他有類似困擾的家長。一名東京都杉並區的29歲女性上班族,去年女兒剛滿6個月時,她就把孩子送到托兒所、回到職場。因為不先卡位,等到孩子1歲時往往已經排不到名額。這位媽媽說:「其實我也很想跟孩子相處久一點,但若不早點送孩子去托兒所,孩子到時候擠不進去,我也可能會丟掉工作。」
[ #Tokyo ]In front of parliament, A Mother is standing alone over an hour.#保育園落ちたの私だ pic.twitter.com/jNHA8FTYJy
— ブルドッグ (@Bulldog_noh8) 2016年3月5日
這篇文章不僅在網路上引發廣大迴響,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國會議事堂,3月初有好幾天都出現數十位家長到場抗議。《朝日新聞》稱,他們透過推特相互聯繫,然後拿著「我沒排到托兒所」的牌子,靜靜地抱著孩子,在國會前「無聲示威」。現場一位曾擔任護士的27歲媽媽、帶著自己8個月的孩子加入抗議。她說自己申請了十幾間托兒所最後都沒上,只好選擇不在國家支援對象之列的「認可外托兒所」,但經濟負擔實在很大。
日本的社會公益請願網站「Change.org」日前也出現一篇〈落選托兒所的我和我的夥伴們〉的請願文。短短不到一周時間,署名人數就達到28640人,迴響熱烈。發起人9日將連署名單交給眾議員山尾志櫻里,再轉交給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塩崎恭久。
事情鬧大 安倍改口「絕對會處理」
《朝日新聞》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在2月29日出席眾院預算委員會時,曾就此事表示:「該篇文章是匿名投稿,所以事實究竟為何,我也無法肯定。」育有一名1歲男童的36歲媽媽說:「看了部落格的文章,我感觸很深。但看到政府對這件事的回應,我真的不認為政府有好好在思考『待機兒童』的問題。」
保育所を「保健所」と 総理に続き自民議員も https://t.co/HOLKtFH6OI pic.twitter.com/uBPlxEKXKk
— テレ朝news (@tv_asahi_news) 2016年3月14日
不過在「待機兒童」問題在媒體上逐漸發酵之後,安倍晉三近日在國會答詢時改口,並數度指出「已感受到民眾的心情」,政府會在今年春天推出解決「待機兒童」問題的具體對策,強調「零待機兒童」仍是政府絕對會實現的目標,執政的自民黨也承認該篇文章指出的許多問題,並在11日成立了「待機兒童問題緊急對策小組」。但《朝日新聞》直言:「目前還是看不到立即的具體措施。」
此外,安倍11日在參議院將「保育所」(托兒所)誤讀成「保健所」(類似台灣的衛生所、健康服務中心),也引發國會一片嘩然。共產黨政策委員長小池晃批評:「若是(安倍)有對『待機兒童』問題下苦心的話,就不會犯這種錯誤了。」日本一億總活躍擔當大臣加藤勝信13日則表示,將會一併檢討男性的育兒休假,給予育兒家庭更友善的環境。
【安倍総理】「保育所」を「保健所」と誤読、即座に言い直すも議場一時騒然【野党】なんか嬉しそう【国会 参議院 本会議】2016年3月11日動画 https://t.co/M7HpEyp8RG
— emi kiyomizu (@kiyomizu5) 2016年3月13日
日本政府目前也正在研擬調高保育士2%薪資,在平成29年度(西元2017年度)前,將幼兒托育設施的照顧人數增加到50萬等。《產經新聞》分析,日本政府考慮調高保育士薪水,除受匿名投稿影響,民眾對擴大育兒支援的聲浪高漲外,也有可能與參院大選在即,亟需取得民眾支持有關。
育兒不能等 政府難有立即對策
日本保育士目前月薪約為22萬日圓(約合新台幣63694元),比全職平均月薪低11萬日圓(約合新台幣31847元),離職率居高不下。若調薪政策落成,每位保育士平均可調薪4000至5000日圓(約合新台幣1158至1147元),日本國庫支出約400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15億)。但在野黨批評,保育士的薪水遠低於其他職業,批評政府提出的調薪2%,根本無濟於事。
報ステ待機児童と保育士14年のベテラン保育士でも手取り18万円。国は50万人の保育増やすというがそれには9万人の保育士が必要。中島さん子育てせだいは非正規雇用との問題もあり、交通の便利の良い地域に集中する。 pic.twitter.com/L7pDqxkDEG
— きむらゆい (@yuiyuiyui11) 2016年3月14日
針對相鄰地方政府合作事宜,日本自民、公明兩黨目前也進行討論,但有日本厚勞省的職員表示:「無法保證『待機兒童』較多的地區,其鄰近地區的托兒所還有空位,若是(有空位的)地區離得太遠,家長根本不可能把小孩送到那裡去。」指出日本政府並無立刻見效的具體政策。
【新着ブログ】待機児童は300万人超? 「 #保育園落ちた日本死ね 」論争に終止符を。 https://t.co/LjUCQQihCM pic.twitter.com/roGteUra6H
— ハフィントンポスト日本版 (@HuffPostJapan) 2016年3月12日
一名東京都板橋區的女性上班族(43歲)說:「我在懷孕時期就曾走訪各個托兒所,多次出入區政府,努力和負責人打好關係,那時我滿腦都只有:『要怎麼做才能在托兒所評選中,拿到必要的分數呢?』」另一名東京都練馬區的女性上班族(28歲),申請了12間托兒所,原以為穩上無誤,沒想到最後全數落榜,直到無政府認可的托兒所碰巧有名額,才能順利復職。
「保育園落ちた日本死ね」というブログから待機児童を巡る議論が活発化しているなか…http://5.tvasahi.jp/000070246?a=news&b=np
Posted by テレ朝news on Sunday, March 13, 2016
還有一位媽媽表示:「打電話去托兒所,每間都劈頭就問我:『是明年來嗎?』根本沒有半間是今年春天可以入所的,若這樣下去,我只能被迫辭職了。」「政府一句『無法保證』,真的很讓我心灰意冷,也許等到帶小孩的時間結束了,我就不會再關心這個問題,但我認為『待機兒童』是日本目前極需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