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化政策」的報應來了!中國未富先老,「推遲法定退休年齡」勢在必行

(美聯社)

中國將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逐步延遲數十年來未曾調整的法定退休年齡,以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逐年加重,以及繳納社保費人數比重逐年下降所導致的社保基金帳戶缺口不斷擴大的問題。

中國一胎化後果顯現退休年齡將推遲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勢在必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中國當局去年11月3日在中共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次又再次強調延遲退休年齡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議事日程之一。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副部長游鈞今年2月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目前現行的退休年齡總體偏低,與人均預期壽命不匹配,不適合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老齡化的發展趨勢,不適合勞動力供求關係的變化,造成人力資源浪費,人社部「目前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具體改革方案」。

中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一般規定為男職工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職工50周歲。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說,這個退休年齡是中國上個世紀50年代初根據當時40歲左右的人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的,但是2019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提高到77.3歲,城鎮居民超過80歲,因此有必要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社保基金缺口加大

人口學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資深科學家易富賢博士。 (本人提供)
人口學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資深科學家易富賢博士。(本人提供)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易富賢研究員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1950年代建立退休制度時,當時的人口結構很年輕,勞動力很充足,享受社保的人數很少。但是,幾十年過去了,人口結構發生重大改變,計劃生育導致老齡化人口結構越來越嚴重,領取社保的人持續增加,繳納社保費的人逐步減少,這「一增一減」給目前的社保基金造成重大負擔,甚至出現短缺,中央財政要額外拿出錢填補資金不足的缺口,因此必須要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他說:「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勞動力減少和老齡化加速,老齡化的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我們未富先老,社保基金缺口越來越大,這個很麻煩。」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20年11月20日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預測,「未來5-10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的養老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因此,人們普遍擔心,隨著中國人預期壽命的延長,按現行退休年齡領取社保的人逐年增多,而與此同時,繳納社保費的人的減少所導致的社保基金不足的現狀必然會越來越突出。

前中國財政部長和社保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去年11月在接受中國媒體《財新時間》採訪時承認,人口老齡化加劇,社保基金缺口越來越大,中央財政要在一般支出方面增加對社會保障基金帳戶缺口的補貼。因此,推遲退休年齡,多繳,最後多得,同時提高徵管的效率,並全國統籌,委託社保基金理事會對階段性結餘去投資,才可能解決中國養老金缺口不斷擴大的問題。 (相關報導: 「全面二孩」政策擋不住「人口塌陷」!一年少了快兩百萬,中國14億人去年只剩千萬新生兒 更多文章

人口的「一增一減」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逐年下降,是中國社保基金缺口越來越大主要原因。人社部副部長游鈞2月表示,到201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18%,在十四五期間將超過3億人,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與此同時,他說,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過去近10年在不斷下降,2012年以來年均減少300萬以上,十四五期間還將減少3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