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生育政策 文章列表
#
生育政策
約 3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花蓮
花蓮縣首創「坐月子到宅全額補助」!180小時暖心照護,打造安心育兒環境
花蓮縣政府今(15)日宣布一項領先全國的婦幼福利政策——「花蓮縣坐月子到宅服務」,將提供符合資格的產婦最多180小時的全額補助到宅產後照護,讓產後媽媽們在溫馨的家中即可獲得專業且貼心的照料,落實花蓮縣政府「勇敢生•暖心養」的承諾,全力打造安心友善的育兒環境。
溫佳身
2025-04-16 14:24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經濟
生活熱議》只要結婚,政府馬上送上47萬大紅包,但韓國生育率仍只有可憐的0.75,錢為何推不動政策?
在韓國,政府資助的約會已經成為一種現象。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的沙下區,配對成功的單身者,提供340美元的約會資金,最終結婚的人更有1.4萬美元(約47萬台幣)的預付款,並享受住房補貼和更多現金補貼,以支付與懷孕相關的開銷和國際旅行費用,但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參與者。
金牛幫幫忙
2025-04-01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女性的生育之痛:從「一胎化」到「催生」的兩代母女對話
「她一直嘗試(生兒子),試到不太能生為止,一直到40多歲吧,都還在嘗試。」90年代出生自中國南方城鎮的Rebecca,在視訊另一頭說起了母親——在一胎化政策之下,母親這輩子從來沒有節過育、也打掉難以計數的女胎,就為了生下那「一個」兒子。
德國之聲
2025-03-08 10:34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新中美關係架構下的台灣
2024年,世界正經歷美中台三角發生天搖地動的改變,台灣方面,自詡為「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當選為總統。美國方面,以民粹政治擅長,喚起美國保守民族主義的川普(DonaldJ.Trump),則繼2020敗選後重回白宮。在台美結婚關係(Marriage)的情勢當中,外交、貿易手段深不可測的川普回鍋,這即是為兩岸未來四年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陳庭楚
2025-01-13 05:3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田暢觀點:中國「延遲退休」政策正式實施,「牛馬人生」何時休?
中國在新年伊始,宣布實施籌劃已久的「延遲退休」政策。根據去年9月13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60歲延至63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50歲(幹部55歲)分別延至55歲和58歲。
田暢
2025-01-06 07:00
風生活
雲林
媽媽們記得申請!符合條件「每人可領6萬元」,資格限制、補助金額一次看
為鼓勵生育,雲林縣長張麗善於去(112)年12月18日宣布推行「兩年六億催生增產—雲林萬寶龍」計畫,只要符合資格,即可享有「333」的三大好禮,符合條件的爸媽,前三胎每名新生兒獲得6萬元加上3包尿布、第四胎加碼至13萬元與3包尿布;此外,考量現代女性可能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導致晚婚晚孕,故提供25至40歲育齡女性凍卵補助3萬元,以下整理了雲林縣生育補助申請懶人包一次看。
王若桐
2024-11-25 09:27
新聞
國際
兩岸
「工資非常、非常、非常離譜地低!」中國新生兒越來越少,婦產科醫師有多慘
在2020年初開始,程醫生在醫院產科工作,如今定崗在河南一家市級婦幼醫院。在過去短短幾年裡,隨著新生兒數量逐漸減少,她見證了中國產科隨著新生兒數量減少緩步進入寒冬的過程。
BBC News 中文
2024-11-09 13: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中國最新生育政策看人口紅利危機
近日,中國國務院公布了一項《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從生育津貼的發放、生育保險、生育休假等13項政策,意將刺激人口生育情形。中國的人口增長情形確實值得擔憂,雖今年屬於十二生肖中的「龍年」,普遍預期大陸人口自然增長率將觸底反彈,但截至今日看來仍有限。
陳庭楚
2024-11-06 05: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楠賢觀點:面對少子化海嘯,政府應更有積極作為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日前發布之「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除了總人口持續下降由2024之2340萬人,減少至2070年的1497萬人外,少子化及老齡化現象更是加劇,影響層面既深又廣,情況相當嚴峻,本文擬先探討少子化議題。
朱楠賢
2024-10-23 0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美國大選後台灣地位不保?金燦榮:中美升級全面競爭,川普可能「賣掉台灣」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選後對台灣地位會有何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8日指出,如果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Trump)勝選,可能以商人的思維來看待台灣,他預測川普可能會在適當的時機「賣掉台灣」,以換取中美關係中的其他利益。相比之下,金燦榮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Harris)當選後,則不太可能透過交易形式處理台灣問題,但在其他方面進行「特殊交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兩岸中心
2024-10-09 14:18
新聞
國內
媽媽領錢了!國保退保後仍能領近4萬元生育給付 5年內生產者都可申請
你知道,國民年金保險(國保)生育給付,就算停保了也可以領嗎?而且一次可以拿至少近4萬元!只要在加保內有效期間懷孕,退保1年內分娩,都有機會向勞保局申請國保生育給付。那麼,國保和勞保的生育給付哪個比較好?如果都有符合條件、兩個都能領嗎?該怎麼申請呢?
李瑋萱
2024-09-21 22:05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一胎化政策催生的時代結束:中國不再允許外國人跨國收養
中國表示正式停止幾乎所有跨國收養,20世紀90年代以來數以萬計出生於中國的兒童曾經由這一途徑加入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家庭。
Austin Ramzy
2024-09-09 12:00
新聞
兩岸
財經
藝文
經濟
少子化衝擊中國經濟 《日經亞洲》:2年關閉2萬所、大半是私立幼兒園
中國正準備開啟2024新學年,一項統計數據卻讓負責教育和經濟政策規劃的官員憂心忡忡:全中國幼兒園關閉的數量正在暴增。《日經亞洲》(NikkeiAsia)報導,中國在2年內關閉2萬所幼兒園,預示出生率下滑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在勞動力萎縮的同時,中國政府正急於尋求解決方案。
兩岸中心
2024-08-28 12:27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藝文
歷史
科技
經濟
BBC看《黑神話:悟空》:中國首款「3A電玩大作」的成功與爭議
一隻擬人化的猴子,以及禁止「宣傳女性主義」的行動,過去一周在中國掀起了電子遊戲界的狂潮。這發生在部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冠軍作品《黑神話:悟空》發佈之後。
BBC News 中文
2024-08-26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青年連結婚都「躺平」?!學者:彩禮、車房都是男性「不堪負荷之重」
中國最新公佈的上半年結婚登記量再創新低,除了已經備受討論的經濟疲軟和人口問題外,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社會始終沒有解決男女地位平等的問題,甚至因此衍生出天價彩禮,以及買房成為「結婚入場券」等怪現象,更造成年輕世代愈加難以走入婚姻,就算官方一再「催婚」也無法扭轉。
美國之音
2024-08-12 16:25
評論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少子化到《無人剩下》,人口是負擔還是助益?
人口多到底是負擔還是助益?真是大哉問,近期有人口專家出版新書,大聲呼籲全球性的人口危機已來臨,而且這個危機與早年人口「過多」的危機完全相反。
呂紹煒
2024-07-03 06:20
地方新聞
台中
公托9倍增達成 盧秀燕視察南屯建功托嬰中心
台中市南屯區又添一座新公托,為提供家長安心送托環境,台中市府持續推出暖心政策,市長盧秀燕14日前往公設民營南屯建功托嬰中心,關心收托環境及營運狀況。她指出,身為六都唯一女性市長,特別理解育兒家庭的需求,市府積極盤點餘裕公有空間,15日視察的托嬰中心,即位於南屯建功1號好宅,讓社宅居民或在地居民,能就近托顧幼兒,期望推出的暖心政策,讓青年「願生敢養」。
王秀禾
2024-06-14 18:59
地方新聞
新北
民代質詢關注防災型都更 侯友宜:同意比例門檻降至80%加速危老都更
為避免危老房屋及土石流潛勢區房屋,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今(14)日上午新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市長侯友宜表示,市府積極推動防災型都更,提高容積獎勵並把都更同意比例門檻降至80%,加快危老房屋都更速度,保障民眾居住安全。
李梅瑛
2024-06-14 18:42
新聞
兩岸
財經
經濟
國際
搶救少子化!上海力推「取卵術、取精術、人工授精...」12招醫保助孕
為了搶救少子化危機,上海市政府從6月1日開始,將12項人生工殖技術納入醫保,為家庭減輕醫療費用。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根據上海市政府5月底公布的一項政策,為了鼓勵懷孕和生育,市政府將「取卵術、取精術、人工授精...」12種輔助生育技術(ART)納入醫療保險,可為家庭滅少70%的醫療費用。
兩岸中心
2024-06-06 18:25
地方新聞
台中
公托邁向9倍增 中市第44做公托石岡第1間公托開幕
台中公托即將邁向9倍增,托育資源稀缺的山城地區,運用石岡旅客服務中心的餘裕空間賦予新生命,今(3)日舉行石岡萬安公托開幕典禮。市長盧秀燕出席時開心地表示,此為台中第44處公托,也是石岡區的第1處,地點即位於石岡旅客服務中心2樓。市府靈活運用餘裕公有空間,造福在地居民,感謝中央前瞻經費挹注,也感謝市府跨局處的合作,讓市府得以推動生育津貼加倍、「公托倍倍增」、「區區親子館」等友善育兒措施。
王秀禾
2024-06-03 18: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