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闖入我家,砸毀姐姐的鋼琴,奶奶的床被淋上汽油,梳妝台塞滿彈藥。我之後的每一晚上都在尖叫,沒有辦法入睡,我常常做噩夢……」──倖存者胡克(Olivia Hooker)告訴《紐約時報》
非裔男子佛洛伊德死在白人員警暴力執法之下,使全美爆發抗爭,美國上一世紀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也正逢第99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土爾沙市格林伍德區是當地著名的非裔富人社區,有「黑人華爾街」之稱,但黑人企業經營得風生水起引發種族仇恨與忌妒。
1921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土爾沙市(Tulsa)發生種族屠殺悲劇,白人暴徒徹底摧毀非裔社區,從地面持槍掃射、縱火及空中轟炸35個街區共1200多棟住宅,估計至少300人喪命、逾800人受傷,6000多名黑人被捕,因為多數遺體都未找到,迄今僅能確認39具遺體身分,其中26名是黑人、13名為白人。此外當時1萬多名黑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相當於現在3225萬美元(約新台幣9.6億元)。
On this day in 1921, The Tulsa Race Massacre happened in the affluent black community of Greenwood in Tulsa known as the Black Wall Street.White supremacists killed more than 300 African Americans. They looted and burned to ground black homes and businesses. pic.twitter.com/euluNuvWQp
— AFRICAN & BLACK HISTORY (@africanarchives) May 31, 2020
這場屠殺在之後的數十年內消失於歷史記載,而且鮮為人知,知情者僅稱之為「土爾沙『騷亂』」(Tulsa race “riot”),這種說法像是在錯誤暗示非裔、白人兩方都有錯。直到1990年代,奧克拉荷馬州才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試圖釐清1921年大屠殺的細節,並在2001年發布相關報告,時任眾議員羅斯(Don Ross)在序言中寫道:
「1921年5月31日晚間到6月1日下午,暴民摧毀了35個街區的非裔美國人社區。這是奧克拉荷馬州和整個國家歷史上悲慘又不光彩的時刻,也是內戰以來最嚴重的騷亂。造成死亡和破壞之後,我們國家的人民遭受信念動搖的疲憊感,有些人仍尋求關於道德限制的法規,試圖忘記不公不義竟殘存了這麼長一段時間,但這些努力幾乎沒給他們療癒心靈傷口的空隙。」
然而報告撰寫迄今近20年,土爾沙市還沒有走出屠殺歷史陰霾,當地民眾還在努力拼湊當年種族暴力事件的原貌,仍然未知遇難者屍體喪身何處。

在白人痛恨黑人的戰後時期,卻有「黑人華爾街」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數十萬黑人踴躍加入美軍,他們一部分是因為熱愛美國,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捍衛國安,改善黑人在國內遭種族隔離的不平等地位。儘管非裔美國人部隊確實立下大功,但戰後幾年內,全美興起反黑人暴亂,從南部農村遷移到北部城市的非裔美國人遭到白人鄙視,被認為擠壓了就業空間、增加犯罪率,而南部黑人依舊被農主奴役、動不動就遭遇私刑。
在美國中南部的奧克拉荷馬州卻出現了繁榮的非裔社區。土爾沙市直到1984年之前都享有「世界石油之都」(Oil Capital of the World)美譽,也是美國石油工業最重要的樞紐之一,當地油田產量豐富吸引「深南方」(Deep South)黑人前來挖金,填補勞力缺口。
有部分非裔人士轉為經商或從事服務業,財富迅速累積成資產階級,受教育程度也提高,出現不少黑人律師、醫生、企業家,公司企業群聚效應形成了「黑人華爾街」(Black Wall Street)。
在種族歧視橫行的年代,「黑人華爾街」的茁壯引起當地非裔群眾的不安,格林伍德區(Greenwood District)人口增長快速,非裔民眾的住宅區也不斷擴大,最終碰觸到白人社區的界線,雙方種族矛盾漸深。根據當時新聞報導,「黑人華爾街」頻繁收到仇恨信函,要求黑人乖乖待在種族隔離區,禁止越界進入土爾沙市的白人社區。
Today marks 99yrs of the Tulsa race massacre of 1921. Mobs of white residents attacked black residents and their businesses in the Greenwood District in Tulsa, Oklahoma. It has been called "the single worst incident of racial violence in American history." pic.twitter.com/GiobUkpwaL
— Kristen Holloway (@KHollowayWSB) June 1, 2020
「土爾沙種族屠殺」發生了什麼事?
1921年5月30日「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當天下午4時左右,19歲黑人鞋匠羅蘭(Dick Rowland)被控騷擾附近的德雷克塞爾大廈(Drexel Building)的17歲白人電梯操作員佩奇(Sarah Page),成為土爾沙市種族衝突的引爆點。羅蘭遭到拘留,憤怒的當地白人在法院外聚集。一時間,羅蘭遭到私刑處決的謠言甚囂塵上,使非裔社區憤慨不已。
一些黑人全副武裝趕到法院,不知是誰突然開槍射擊,造成10名白人、2名黑人被殺。「黑人動武」消息傳遍全城,白人民眾的怒火全面爆發,5月31日晚上,白人暴徒持槍掃射黑人,在格林伍德社區到處搞破壞,有縱火、搶劫商店和房屋,直到第二天中午,奧克拉荷馬州國民兵(National Guard)宣布戒嚴,才控制住局勢。
但有報導稱警察也參與了這場騷動,民眾控訴警方派出6架JN4型雙翼飛機(JN-4 biplanes )從上空轟炸,最終6000多名黑人被捕,但白人完全無罪。許多倖存者離開了土爾沙,留在城市的黑人和白人居民數十年來很有默契地對恐怖暴力事件保持沉默,從未有過任何起訴或懲罰犯罪的正義行為,大屠殺彷彿不存在於這個國家的歷史當中。

近幾十年來,美國媒體記者、歷史學家積極尋找倖存者,想要更加了解一個繁榮小鎮當時是如何一夕之間被毀滅,死者遺體又是埋在哪裡。倖存者萊特(Elwood Lett)1999年接受《紐約時報》(NYT)時,述說了當年自己的遭遇,5名白人男子闖進他家,但一開始男子沒有要殺人,反而允許他們一家人躲進馬車。
但是白人男子眼看萊特一家人想要逃走,問萊特爺爺:「你們這群黑鬼是要去哪裡?」「我們要逃出去,離開這座城鎮。」爺爺才剛回覆,白人便「砰!」的一聲擊斃了他。
種族悲劇不斷重演
美國種族悲劇不斷重演,今年土爾沙大屠殺週年紀念日正逢美國激烈種族暴力、種族撕裂之際,也已重創非裔民眾對美國法治平等的信心。5月25日,46歲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到明尼蘇達州警察用膝蓋壓制脖子將近9分鐘,即使他呼救,強調已經無法呼吸,警察仍不放過他。
佛洛伊德遇害之後,全國各地示威者走上街頭,抗議警察的暴力行為,並呼籲人們關注美國長年不平等對待黑人的事實。許多和平抗議活動已演變成暴力抗爭,商家被洗劫一空,警察和抗議者發生衝突。但不論是抗議、還是新冠病毒肆虐,都是美國非裔民眾受創最深。
《土爾沙世界報》(Tulsa World)報導,當地非裔牧師特納(Robert Turner)5月30日對抗議民眾演講道:「在新冠肺炎之前,美國的病毒是種族主義,我們對這種疾病感到厭倦。我們需要疫苗。社交距離並不能遏止種族主義,口罩不能殺死種族主義,除了公開真相以外的任何做法都無法治癒種族裂痕。」
May 31 and June 1 mark the 99th anniversary of the 1921 Tulsa race massacre, when a white mob descended on an affluent black community in Tulsa, Oklahoma.It was covered up for decades.https://t.co/5Z7uCjODg2 pic.twitter.com/YSaVCUDyqZ
— Vox (@voxdotcom) Ma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