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躍剛專文:一個時代的結束,如此草草

大陸民眾展出橫幅懷念趙紫陽在農村改革時的貢獻(維基百科)

一個時代的結束竟是這般草草。2005年1月17日七時零一分,趙紫陽在北京醫院逝世。新華社發了一條訃告,藏匿在《人民日報》四版的左下角,「明天天氣預報」上端。全文是:「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趙紫陽同志長期患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療,近日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1月1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五歲。」細數簡訊,共有六十二個字,會問:趙紫陽是誰?

時隔十四天,《人民日報》二版頭條顯著位置發表新華社電訊,1月29日趙紫陽遺體在八寶山火化。消息四百五十多個字,介紹了趙的生平,但是提供的內容繼續含糊,說趙曾經擔任過中共縣委、地委、省委「主要領導職務」,「在改革開放前期,趙紫陽同志先後擔任過中央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過有益的貢獻」,但是「犯了嚴重錯誤」。官方發布的消息問題來了:趙紫陽擔任過什麼領導職務?到底犯過啥錯誤?

新華社的兩條消息營造了一個諱莫如深的氣氛。顯然,這樣的稿件是高度政治化的,基調、措辭應與新華社無關。不難判斷,這兩條消息應是最高層定稿,字斟句酌,新華社照發,《人民日報》照登。相比而言,二版頭條突出處理,規格似乎提高了。但不是因為趙,而是因為出席送別儀式的人有幾位顯赫人物,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賀國強,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兼國務院祕書長華建敏,還有趙的前政敵鄧力群 ,不好把他們塞到四版的左下角去。

這不過是個鴕鳥遊戲,互聯網時代瞭解趙紫陽生平乃舉手之勞。趙紫陽1980年至1987年擔任國務院總理,1987年中共十三大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1989年春夏之交,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引發中共建政以來、也是二十世紀中國規模最為宏大、波及全國各大城市,對中國和世界歷史影響甚巨的學潮,並發生了「六四」鎮壓。趙因不贊同暴力鎮壓學生愛國民主運動被迫下臺。當年六月下旬,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對趙所犯錯誤定性為「支援動亂、分裂黨」,保留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之後,趙被軟禁,直至去世,歷時十五年。

趙或許是繼前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赫魯雪夫)之後,最後一個被軟禁至死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總書記。社會主義國家最高領導人和敏感政治家的健康、生死資訊高度敏感,敏感到了恐怖的程度,因此享受到了公共資訊被極端簡約的待遇。趙的去世,當局高度戒備,喪事辦得跌宕起伏。 (相關報導: 盧躍剛專文:「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什麼這麼重要? 更多文章

趙紫陽去世後,習近平母親以個人名義「率子女」送上花籃並公開弔唁。
趙紫陽去世後,習近平母親以個人名義「率子女」送上花籃並公開弔唁。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趙去世的時間、火化的時間,中間相差了十二天。這十二天都在幹什麼?談判。關於喪事怎麼辦,官方與趙家屬就每個他們各自關心的細節展開了馬拉松談判。官方出面的談判代表是中辦副主任毛某。趙臨終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組部部長曾慶紅曾代表中央去醫院看望,不排除曾及其背後仍有巨大影響力的前總書記江澤民也是趙喪事如何辦的決策者(據說,每天中辦處理趙喪事的情況簡報必報江,江有批示)。趙家談判代表是女婿王志華、兒媳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