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港版國安法」前夕,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向國會提交報告,強調香港如今在中國不再擁有高度自治,不應再享有美國法律所賦予的特殊待遇。
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以來,美國政府依照《美國-香港政策法》,將香港視為不同於中國本土、在經貿、關稅、匯兌等層面與中國區別對待的地區,這座被稱為「東方之珠」的城市也是美國大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戶,一旦香港失去在美國法律中的「特殊地位」,將對雙邊貿易及投資關係造成嚴重破壞。
《彭博社》(Bloomberg)分析直指,若美國未來對香港的待遇與其餘中國城市一視同仁,香港將遭遇天翻地覆的轉變,做為區域樞紐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將大受影響,北京當局日前也已揚言將對「外國干涉」提出反制。而究竟香港目前享有哪些特殊待遇、特殊地位遭剝奪後可能會面臨什麼衝擊?以下整理常見疑問:
What can global countries learn from Hong Kong and citizen power to act. What Hong Kong losing its "special status" would mean https://t.co/nNuP6EZE0Y via @bpolitics
— Lim Ai Yim (@LimAiYim) May 27, 2020
香港享有「特殊地位」的依據、內容為何?
美國國會於1992年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容許美國依照北京在《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承諾香港「高度自治」的情況下,將香港視為在政治、法治、經濟、貿易等方面有別於中國的「非主權實體」與獨立關稅區,亦享有較優惠的金融、貿易政策,甚至可以在美國出口管制下購買敏感技術。

根據《美國-香港政策法》,國務卿須定期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香港情勢;若美國總統認定香港自治程度不再足以享有特別待遇,有權發布行政命令暫停其特殊地位,在自治程度恢復後予以重新適用。
而在香港爆發「反送中」抗爭後,美國國會去年11月再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要求國務卿須特別檢視香港的自治情況,並向國會提出報告,認證香港是否仍保持足夠自主程度,得以享有美國法律賦予的特殊待遇。

經貿衝擊、企業頭疼
《路透》(Reuters)指出,香港、美國每年雙邊貿易總額高達670億美元(新台幣2兆元),約1300家美國企業在香港營運業務,其中290家公司更將區域總部設於香港,8萬5000名美國公民居住於此。香港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地,也是美國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場、第四大牛肉出口市場,以及第七大農產品出口市場。
Explainer: How ending Hong Kong's 'special status' could affect U.S. companies https://t.co/Ivj4a0tLGL pic.twitter.com/thLdIWETdg
— Reuters Business (@ReutersBiz) May 23, 2020
香港過往靠著自治、公民自由及司法獨立的制度吸引國際企業進駐,由於香港被視為獨立關稅區,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港幣和美元緊密聯繫,也讓全球投資人放心注資香港。但若香港失去其特殊地位,從工作簽證、商務差旅的申請,到雙邊的進出口關稅都可能產生變動,也迫使企業考慮出走。
遊說團體「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已發布聲明表示,許多企業選擇在香港投資,除了因為其地理位置、市場經濟體系外,更著眼於香港(有別於中國)的特殊地位,「對現狀的任何改變,都將不可避免地損害美國的全球經濟利益。」香港前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日前受訪時也警告,香港特殊地位改變將對雙方都造成傷害。
JUST IN: Sec. of State Mike Pompeo certified to Congress that Hong Kong no longer enjoys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from China. This could result in the loss of HK’s special trading status with the US and threaten its standing as a financial hub https://t.co/S0YiSGjxtz
— CNN (@CNN) May 27, 2020
香港大和資本市場公司(Daiwa Capital Markets)亞州首席經濟學家賴志文(Kevin Lai)指出,長遠看來人們恐對在香港投資或經商有所疑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則形容,美方祭出此舉宛如「核彈選項」(nuclear option),也是「我們所知香港之死的起點。」
中美關係陰霾更深 香港人民無辜受害

《彭博社》指出,美中二大強權已因接踵而來的貿易戰、香港反送中、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劍拔弩張,美方一旦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或依《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對侵害香港人權的中國及香港官員實施任何制裁措施,都將加劇雙方的緊張關係,北京也已揚言將對「干涉內政」的「外來勢力」提出強力反制。
但美國前任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Kurt Tong)在內等專家指出,撤銷對香港的特殊待遇,雖然會對中國造成一定傷害,但此舉恐怕將是令美國也受傷、損及港人權利的雙面刃。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曼寧(Robert Manning)直言,美國的「核彈選項」直接剝奪了香港的獨特地位,將所有對中政策一體適用於香港,最終「將傷害我們一直試圖幫助的香港人民,更對我國的企業與金融造成巨大破壞。」
跨黨派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芮恩奇(Bill Reinsch)也說,香港失去特殊地位後恐將爆發企業外流潮,「對於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而言,這樣的改變是個壞消息,而且受害者將會是香港人民,習近平反而一點事也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