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19日首次以總統身分站上國際舞台,以視訊方式出席「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與「慕尼黑安全會議」,再次向全世界宣示「美國回來了」。對於各方高度關切的中國問題,拜登強調美國與盟邦將與中國進行長期的「戰略競爭」,全力反制北京當局對國際經濟的「濫權與脅迫」。
拜登(Joe Biden)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表示:「我們必須做好準備,與中國進行長期戰略競爭(long-term strategic competition)。美國、歐洲與亞洲如何在太平洋地區維繫和平、捍衛共享價值、促進繁榮,將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中國政府的經濟濫權與脅迫(abuses and coercion)已經危害國際經濟體系的基礎,我們必須加以反制。每一個國家都必須遵守同一套遊戲規則。」
「美國與歐洲的企業必須公開揭露公司治理的架構……遵守能夠嚇阻貪腐與壟斷的規則,我們要求中國的企業遵守同一套標準。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堅持民主價值,反制那些全心全意進行壓迫並將其常規化的人。」
「面對世局變化,我們必須昭告世人,民主體制仍然能夠造福國民。我們必須證明,我們的模式並不是歷史陳跡。」
新冠抗疫,美國重返領導地位
19日稍早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峰會採閉門會議方式進行,會後拜登與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加拿大與義大利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表明將全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推動拜登的「優質重建」(build back better)政策。
拜登也宣布美國將出資40億美元,協助貧窮國家獲取疫苗,並加入已有190餘個成員國的「COVAX」疫苗機制。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當政時期,美國對新冠肺炎疫情自顧不暇,並且為了政治操作而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完全無法領導全球抗疫工作。
拜登對川普的「反其道而行」遠不只是新冠肺炎抗疫工作。川普4年力倡孤立主義色彩濃厚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肆無忌憚地破壞二戰之後建立的盟邦體系、破壞國際多邊主義體制,德國等歐洲盟國尤其離心離德,因此拜登19日特別強調「美國回來了」,強調將重建跨大西洋(trans-Atlantic)盟邦關係。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演說中,拜登表示:「我知道過去幾年的跨大西洋關係相當緊張,備受考驗,但現在美國決心要重新建立與歐洲的關係,與你們諮商,掙回我們受信賴的領導地位。」
美國外交政策轉向,盟邦樂觀其成
「拜登的美國」除了已經重返WHO、重返對抗全球暖化氣候危機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也向伊朗提議重啟核子議題談判。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在2015年與伊朗簽定《 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但川普在2018年退出,令歐洲盟邦大失所望。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美國與中國如何避免「注定一戰」?一位澳洲前總理的建言 | 更多文章 )
對於歐洲盟邦最在意的俄羅斯問題,拜登說:「克里姆林宮攻擊我們的民主體制,以貪腐作為武器來破壞我們的治理體制。普京(Vladimir Putin)一直試圖削弱歐洲、削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破壞跨大西洋的團結。」因此拜登也強調美國會堅定支持北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