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運動已達百日。這場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而起的抗議示威,現在已經演變為香港民眾更廣泛的民主抗爭。以下是過去三個多月來,圍繞這場運動的重要事件。
2019年6月9日,據信有百萬香港市民參與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反送中」集會和遊行示威,要求政府撤回修例。港府推動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4月在立法會一讀通過。這項被批評者稱為「送中條例」的修訂草案將允許把犯罪嫌疑人引渡到司法獨立和人權紀錄有爭議的中國大陸,引發香港各界強烈反應。
當天午夜左右,一些示威者在立法會大樓示威區衝擊警線,和警方發生衝突。

6月12日,數以萬計香港民眾聚集在立法會外抗議《逃犯條例》修訂。警民間再起衝突,警方向衝破警方防線的示威者發射橡膠子彈和催淚瓦斯。立法會宣布推遲原定於當日進行的修例二讀。
6月15日,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無限期暫緩修例,表示願聽取社會更多意見。

6月16日,香港民眾再度舉行「反送中」大遊行,參加人數據信近兩百萬,創下紀錄。他們身著黑衣,提出撤回修例、取消對12日抗議活動的「暴動」定性、追究警察暴力、不檢控示威者、特首下台五大訴求。特首林鄭月娥當日晚間發聲明,就修例處理方式向市民致歉,承認因政府工作不足令香港出現矛盾和紛爭,但沒有接受示威者訴求。
6月17日,因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旺角清場案」而獲刑兩個月的學生領袖黃之鋒刑滿出獄,加入「反送中」運動。
6月18日,林鄭月娥再次向香港市民就修例爭議引起的社會矛盾道歉,但她拒絕表示撤回修例。她的表態未能平息抗議示威活動。

6月26日,G20峰會前夕,一千多名抗議者遊行至美國駐香港總領館和歐盟駐香港辦事處,呼籲各國在G20峰會上提出香港議題,支持全面撤回修例。
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回中國22週年之際,數十萬港人走上街頭,參加年度七一大遊行並抗議《逃犯條例》修訂。一些抗議者衝擊立法會大樓,破壞設施並塗污區徽。

7月20日,建制派舉行「守護香港」集會,對警察表示支持。組織者稱有16.5萬人參加這次集會。
7月21日,40多萬港人再次走上街頭參加民陣發起的大遊行,要求港府回應民眾五大訴求:正式撤回修例、撤銷暴動定性、撤銷檢控、獨立調查警察暴力和落實真普選。
21日當天,一些示威者遊行結束後衝擊中聯辦大樓,塗污牌匾和國徽。警方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中聯辦和港澳辦稱,示威者「公然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絕對不能容忍」。
21日晚間,在新界元朗地鐵站,超過百名疑似有黑社會背景的白衣人,手持棍棒襲擊當日參加完遊行返家的示威者和市民,造成幾十人受傷。警察被指坐視不管。

7月26日,包括航空界人士在內的抗議人士在香港國際機場接機大廳和平靜坐。機場運作未受影響。
7月27日,成千上萬香港民眾不顧警方反對在新界元朗舉行示威遊行,抗議元朗襲擊事件。這是「反送中」運動以來,警方首次沒有批准遊行申請。元朗遊行期間警方與示威民眾間再度爆發嚴重衝突。
7月28日,數万港人在遮打花園舉行抗議集會。示威原計劃是一場遊行,從遮打花園出發,途徑中聯辦,到中山紀念公園結束,但警方只批准遮打花園集會。集會後一些示威者前往中聯辦附近,與警方發生對峙。晚間警方發射催淚彈和橡皮子彈清場,並逮捕49人。

7月29日,中國港澳辦首次召開記者會回應香港「反送中」抗議示威,表示支持林鄭月娥,支持香港司法機關「依法懲治暴力犯罪分子」,並稱香港局勢已觸碰中國底線。
7月30日, 28日被捕示威者中的44人被控最高可判十年監禁的「暴動罪」。當晚,數百抗議者聚集在有示威者被關押的葵涌警署外進行聲援,後發生警民衝突。
8月3日,市民發起「旺角再遊行」。夜晚警方清場時,在居民區黃大仙地鐵站拘捕示威者引發居民不滿,後演變為警民對峙。有居民包圍警車,警方在居民區施放催淚瓦斯。
8月5日,香港民間發起全港罷工、罷市、罷課的「三罷」及「不合作運動」,港鐵和機場航班均受影響,200多個進出航班取消。與此同時,數以萬計的民眾在金鐘、旺角、黃大仙等七區同時集會,示威者佔領主要街道,包圍警署。警方拘捕大量示威者,使用約20發海綿彈、140發橡膠子彈、約800發催淚彈。

8月11日,抗議者在全港多處以「快閃」方式展開示威活動。警方驅散示威者時,有警員進入葵芳地鐵站發射催淚彈,這是警方第一次在封閉的地鐵站內施放催淚彈。一位女示威者右眼受傷,引發義憤。抗議者說她在尖沙咀被警方發射的布袋彈射中。

8月12-13日,大批示威者聚集香港國際機場抗議示威,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並譴責前一日的警察暴力。很多抗議者蒙眼並塗寫「以眼還眼」口號。示威導致機場癱瘓,數百航班取消。13日晚間,機場抗議者先後圍毆了兩名他們懷疑是大陸便衣的男子,並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一些抗議者後來對機場暴力事件道歉。
北京加大譴責香港的抗議示威,稱香港的一些示威活動已「出現恐怖主義苗頭」,「必須依法嚴懲」。與此同時,中國武警在深圳集結和操演。

8月18日,據信170萬人冒雨參加民陣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的和平集會,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由於人數眾多,公園只能容納10萬人,主辦方決定舉行「流水式」集會。密密麻麻的人潮隊伍擠滿街道,但全程大致平和。

8月23日,香港民眾舉行「香港之路」抗議活動,在港鐵港島、荃灣及觀塘三線沿線各站集合,築成人鏈。活動效仿1989年波羅的海三國共200萬民眾手拉手組成600公里長的人鏈,藉此表達對爭取自由的訴求。
8月25日,在香港荃灣的抗議活動中,示威者與警方再次發生暴力衝突。抗議者向警方投擲石塊和汽油彈,用激光筆照射警察;警方則投擲催淚瓦斯,發射橡皮子彈。警方還第一次動用了裝甲車和水砲車。還有警員鳴槍示警,這也是警方在「反送中」運動期間首次開槍。

8月30日,香港警方對反送中參與者發起逮捕行動,包括黃之鋒在內的數名活動人士和泛民派議員被捕。黃之鋒等人後獲保釋。

8月31日,民陣原計劃的8·31大遊行因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並上訴失敗而被迫取消。但當日仍有成千上萬的香港人以宗教集會等各種形式上街並在多處地點聚集。

當天晚間有抗議者設置路障並縱火焚燒雜物,警方使用水砲車和催淚彈驅散示威者。警方還進入太子站等地鐵站抓捕示威者,其間警察衝進車廂毆打被懷疑為示威者的乘客。

8月31日是中國人大常委會宣布關於香港選舉特首的「8·31決議」五週年。那項決議規定,香港可以普選方式產生特首,但是候選人不實行公民或政黨提名,而是參選人需由1200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過半數通過才能成為候選人,並且候選人人數要限制在二到三人。批評人士稱這種方式為「假普選」。「8·31決議」也觸發了2014年長達79天的「雨傘革命」。

9月1日,香港民眾聚集香港國際機場附近,進行「機場交通壓力測試」的堵塞機場交通活動,向港府施壓。港鐵機場快線和巴士等來往機場交通嚴重受阻,旅客受到影響。還有示威者破壞機場附近的港鐵東涌站,向地鐵軌道投擲雜物。晚上,機場快線和東涌站暫停服務,警方在車站和渡輪碼頭截查。大批示威者長途步行回家。大量私家車和出租車聞訊出動,義載示威者離開。有人將此形容為香港版「敦刻爾克大撤退」。

9月2日,香港數百所中學及大專院校的數以千計的學生在開學日這天舉行罷課活動。

9月4日,林鄭月娥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抗議者表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繼續爭取更廣泛的民主。
9月8日,數以千計的市民聚集中環的遮打花園,參加「香港人權與民主祈禱會」集會,並遊行至美國駐港總領館,敦促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

當天,部分抗議者破壞地鐵站設施。抗議者稱,港鐵被中國官媒點名縱容示威後,積極配合警方的鎮壓活動,淪為「黨鐵」。特首林鄭月娥譴責「暴徒」「肆意破壞」港鐵站。
9月9日,包括特首林鄭月娥母校多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在內的200家中學的學生和校友在上課前結成人鏈,誓言「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9月11日,在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的「九一一事件」18週年之際,香港「反送中」人士宣布當天暫停抗議活動。
9月12日,幾百名親中人士聚集在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高唱中國國歌及《歌唱祖國》,「反送中」抗議人士到場對峙,並高唱反送中歌曲《願榮光歸香港》。
9月13日,香港民眾發起中秋節登獅子山、太平山手牽手人鏈活動,表達「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訴求。

9月14日,香港多個地方發生舉紅旗、唱紅歌的親北京人士和民主派示威者之間的對峙和肢體衝突。

9月15日,儘管民陣的集會遊行被拒,仍有大批香港市民響應網民發起的「在港島行街」,由銅鑼灣東角道行至中環遮打花園,繼續抗議示威。有示威者向政府總部大樓投擲雜物和汽油彈,警方出動水砲車,並發射催淚彈,驅散示威者。與此同時,還有抗議者在英國駐香港領事館外集會,呼籲倫敦正視北京破壞《中英聯合聲明》的問題。

9月16日,香港「反送中」運動百日。香港社會工作學生聯會(社工學聯)在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辦名為「拒絕噤聲凝夥同行」的集會。當日,香港各地還有不同的抗議活動,包括市民在稅務大樓靜坐、醫護人員在醫院唱出反送中歌曲等。香港政府宣布成立對話辦公室,協調政府和非政府之間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