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矮人」 本加(Ota Benga)
年紀:23歲 身高:4英尺11英吋(約149.9公分) 體重:103磅(約46.7公斤)
從剛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的卡賽河(Kasai River)被帶來
展出時間:9月份的每日下午
1906年,位於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動物園在猿猴展示區掛起標語,介紹園內初來乍到的「動物明星」本加,將他與高人氣的猩猩「杜洪」一起關在猴籠內,供數以百計的遊客觀賞本加射箭、編織的「表演」。
即使在百年前的時空背景下,這樣的「人類動物園」展示也引發巨大爭議,甚至攻佔歐美媒體頭條;但直至114年後,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再使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問題成為焦點,布朗克斯動物園(Bronx Zoo)的營運單位才於今年7月發表聲明,首度正式向當年被關在猴籠內,當作動物對外展示的本加致歉。
Caged Congolese man: Why a zoo took 114 years to apologise https://t.co/a3N0FHPPAF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August 26, 2020
1904年,居住在比屬剛果(Belgium Congo,今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姆巴提族(Mbuti)少年本加,被美國奴隸販子韋納(Samuel Verner)俘虜,飄洋過海到達美國,在同年的世界博覽會(World's Fair)上,與另外8名來自非洲的少年一同被展示。根據後人推估,本加當時的年齡應只有12、13歲。

而自1906年9月8日起,本加被送至布朗克斯動物園,與猩猩杜洪(Dohong)一同被關在鐵籠內示眾,吸引大批群眾爭睹。入園人數暴增為前一年同月的2倍之多。雖然園方稱會固定放本加出籠外蹓躂,但蒙受不人道待遇的本加很快就開始發出抵抗。
在非裔牧師戈登(James Gordon)的強烈抗議下,本加在被囚20天後脫離「人類動物園」,在戈登負責營運的黑人孤兒院展開新生活。1910年,本加搬往維吉尼亞州專為黑人學生設立的神學院,教導當地少年打獵和捕魚的技巧,但逐漸因為無法回到家鄉而消沉沮喪,最終於1916年3月舉槍自盡,結束短暫一生。
動物園試圖洗白黑歷史
"“We deeply regret that many people and generations have been hurt by these actions or by our failure previously to publicly condemn and denounce them.”Racist Incident From Bronx Zoo’s Past Draws Apology https://t.co/4hHS0B8e3h
— Pamela Newkirk (@ptnewkirk) July 29, 2020
「對於因為這些舉動受到傷害,抑或因我們此前並未公開譴責此事而受傷的世世代代,我們深感遺憾,」野生生物保育學會(WCS)執行長桑佩爾(Cristian Samper)在聲明中,強調將反省組織內部從過去至今持續存在的種族主義沉痾,矢言將與本加有關的檔案紀錄數位化並公開,讓這段種族歧視的暗黑過往攤在陽光下。
不過,長期研究本加悲劇一生的作家紐基克(Pamela Newkirk)日前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揭露,本加1906年9月間在布朗克斯動物園的經歷,一世紀以來長期遭輕描淡寫甚至掩蓋,WCS遲了114年的道歉背後,其實滿是試圖洗白這段「黑歷史」的斧鑿痕跡。
My review of "Spectacle: The Astonishing Life of Ota Benga," a superb book by @ptnewkirkhttp://t.co/WfRZBDHkC1 pic.twitter.com/EwuBpVH8yO
— John McMurtrie (@McMurtrieSF) July 9, 2015
根據布朗克斯動物園留下的文件,由於「人類動物園」引發接踵而至的批評,園方早在1906年就展開「洗白行動」,開始散播本加其實是動物園「工作人員」的故事。這個版本的說法甚至被《紐約時報》(NYT)採用,在1916年的報導中稱本加被當作動物展示,只是毫無根據的「都市傳說」,卻忽略《紐時》當年就曾以〈人與猴在動物園同關一籠〉的標題報導此事。
甚至到了1970年代,布朗克斯動物園的榮譽園長布里奇斯(William Bridges)還罔顧內部紀錄,在著作中稱「不太可能」將本加關在籠子里供人觀賞,「除非(展示)是出自於好意......因為紐約大眾一定對本加很有興趣。」
The man who was caged in a zoo | Pamela Newkirk http://t.co/CPLHJ0ELfL
— The Guardian (@guardian) June 3, 2015
雪上加霜的是,一本在1992年出版、由奴隸商韋納之孫合著的書籍,竟宣稱韋納與本加之間擁有「友誼」關係,甚至描述本加很喜歡在紐約人面前表演,紐基克指出,這樣的「友情故事」進一步用不實敘事扭曲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殘忍剝削行為。
紐基克據此建議,WCS應銘記這段長年被湮沒的教訓,讓大眾了解動物園發展與優生學之間的聯繫,亦可將園內的教育中心冠上本加之名,紀念他與布朗克斯動物園密不可分的悲慘人生及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