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觀點:美台能避免跟中國的戰爭嗎?

美軍驅逐艦穿越台海。(取自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官網 )

習近平是否也會效仿普京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這場戰爭可能在什麼時候爆發?而關鍵的問題是,目前中國大陸、台灣以及美國及其盟國是否還能努力避免這場戰爭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避免台海戰爭的前提條件又是什麼? 為了回答以上這些問題,就必須對目前的實際狀況做一個公正的調查。

台灣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的台灣人,對回歸「祖國」的興趣越來越淡薄,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習近平跟蔡英文在價值觀、全球秩序等各方面的設計絕然不同,也大大削弱了習近平對和平統一的信心。 大陸官方對和平統一前途迷茫,客觀上已經反映在中國駐法國大使前短時間一番話,即要在大陸武力奪取台灣後,對大部分台灣人實施「再教育」。與此同時,中國對「武統」能力的自我估測則顯得越來越有信心。中國國防鷹派代表張文木教授在今年就表述如下樂觀的判斷:解決台灣問題,現在各種條件比以前任何時候成熟。習近平多次強調台灣問題不能拖到給以後下一代人來解決。

而事實上,據可靠消息,北京(武力)統一台灣後的管理方案,已經作為文件發到駐外單位去了,內部已經有基本大樣出來了。今年二月以來的烏克蘭戰爭,並沒有因為普京在軍事上局部失敗而使得習近平放棄武力攻取台灣的決心。當然,對他更謹慎地部署是起著推動的作用的。總之,按照目前的習近平思路來說,用武力來統一概率已到了極大的程度。

在明確台海戰爭的大概率後,人們更關注北京打台灣的時間表的問題。而從軍事上來說,能阻止台海戰事的希望一般都放在美國的身上。對美國的軍事能力頗有研究的台灣專家蘇起先生認為,從現在到2027年是他「最為憂慮、台灣最危險的五年」。他解釋主要原因是:一是這個期間美國保台軍力青黃不接。而這時的中國軍力正是全面提升時期。二是未來五年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而這第三任期是他經過了激烈的內鬥獲得的機會。如按照他的意願,他當然在第四任期時想繼續任下去。但是,在今後五年的中國經濟日益萎縮的情況下,如果他在第四期的連任前沒有類似武力奪取台灣的「戰績」,似乎很難繼續穩坐皇位。換言之,他更有動力在他第三任期間把台灣問題解決掉。

除了上述原因外,筆者以為,還必須看到2024年的2月將是台灣的總統選舉,而同年11月又將是美國的總統選舉。這兩個都可能被中共看作是武力奪取台灣的最好時機。 這裡還要注意一個因素,就是習近平親自要求軍界,必須在2027年前達到全面武力攻擊台灣的條件。 而按照威權世界裡的「只爭朝夕」的習慣,提前2、3年完成這個條件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我們也必須注意到中共已經開始的為一場戰爭在其他各方面的準備,有暗的,但也有明的。首先是習近平上台十年以後的軍工業的復興。中國的軍工業擁有的科技和制造能力已為今後的戰爭準備了多種先進武器和設備。在印度-太平洋地區,中國的武器生產自給率最高 (92%),即便工業發達的日本還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相關報導: 吳思鍾觀點:毀台積電者,美國或中國? 更多文章

金融方面,從烏克蘭戰爭,北京也汲取了「教訓」。 中國在國外約有8萬億美元海外資產。為了減輕可能因為武力攻擊台灣而受到的制裁,北京目前正更積極地清理和收回在海外的資產。中國的石油企業正在從美國逐步「退市」,下一步,中國也將適當拋售部分美國國債,同時實現外匯儲備多樣化,減少美元外匯儲備的數量。軍工方面,北京早已預料美國要實施禁令限制,儲備芯片成了準備戰爭一部分,僅2020年中國芯片進口量激增了約14%。最後,北京在軍事上摒棄GPS,使用北鬥的導航系統也達到了相當成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