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李忠謙專欄:法蘭西斯・福山為何認為「台灣和烏克蘭不能輸」?

2022年4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參加東正教復活節彌撒。(美聯社)

在蘇聯解體的第二年便寫就《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的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熱切地宣告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才是人類的「歷史終局」,或者說政府類型與意識形態的終點站。不過同樣作為一種「進步史觀」,除了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的共產主義烏托邦至今難以實現,福山所推崇的自由民主體制似乎也還在接受挑戰、甚至出現倒退。雖然福山在今年5月即將出版的新書《自由主義及其不滿》中,檢討了來自左右兩翼對自由民主的挑戰,但普京與習近平這類揮舞著「中國夢」與「俄羅斯榮光」旗幟的民族主義野心家,似乎才是對自由主義最急迫的威脅。

蘇聯解體雖然意味著冷戰結束,然而意識形態的較量確實遠未終結。美國另一位政治學大腕薩謬爾.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在《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成書之後,發表了《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這位福山的老師認為「文化與宗教認同」將成為世界衝突的主要根源,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則讓他成了先知。近年的川普崛起、美中冷戰,甚至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則讓自由民主體制再度顯得岌岌可危。

福山最近兩個月尤其關注烏克蘭戰爭,除了頻繁接受媒體採訪,他3月10日在《美國目的》(American Purpose)雜誌發表的短文也簡單預測了這場戰事的走向,包括烏克蘭正在走向徹底失敗(因為烏克蘭民眾並未如預期般支持俄軍、俄國的軍隊也在烏克蘭陷入泥淖)、士氣低落的俄軍可能在戰場上突然崩潰(尤其如果北方戰場潰敗的話)、俄烏兩國無法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矛盾、俄軍如果失敗普京也會大權旁落、俄羅斯的失敗也意味著「民粹的失勢」與「自由的新生」。他甚至呼籲台灣早日醒悟,意識到他們必須像烏克蘭人那樣準備好戰鬥(他2月26日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的視訊演說中也提及此事,並稱台灣取消徵兵制是「不幸的決定」)。

2022年2月4日,普京與習近平在北京同框。(美聯社)
2022年2月4日,普京與習近平在北京同框。(美聯社)

不過作為一名政治思想家,福山對當前局勢的反思絕對比他對戰局走向的預測更為重要。在2022年5月/6月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中,福山更完整發表了他對烏克蘭戰爭與自由主義(liberalism)之敵的最新論述。福山延續這些年的看法,認為容忍差異、尊重個人權利和法治的自由主義確實身處危機之中,因為中國與俄羅斯等專制國家的實力日益增強、匈牙利與土耳其等國的自由制度正在受到侵蝕、印度與美國等地也出現了自由民主的倒退。當民主出現衰退甚至蕭條,自由社會的基本要素自然受到威脅。 (相關報導: 力挺烏克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丁今天聯袂訪問基輔 更多文章

不過福山在這篇文章中的砲火主要對準民族主義(nationalism),並且延續他從《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以來的主張,認為國家或國家治理對於維護民主法治舉足輕重。福山指出,民族主義為反自由主義的興起提供動力,那些狹隘的領導人與政黨利用民族主義的言論、尋求對社會加強控制,並且譴責反對者只是一些脫離現實的精英、無能的世界主義者與全球主義者,他們才是國家的真正代表與保護者。那些秉持自由主義者不只是他們的政敵,更是人民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