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人工智慧(AI)技術再度成為國際關注焦點,除引起熱議的AI棋士「Master」外,日本汽車大廠「豐田汽車」(TOYOTA)也在國際電子展上,推出具有對話、感應情感功能的智慧型概念汽車。AI技術在未來是否能真的取代人力,現在談論雖還為時過早,但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已不容小覷。
推出陪伴機器人後 豐田回到本業


2017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2017 International CES)5日至8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登場,日前才剛推出小型陪伴機器人「KIROBO mini」(キロボ ミニ),驚艷科技業的日本汽車大廠「豐田汽車」(TOYOTA),這次又推出搭載AI技術的智慧型概念汽車「TOYOTA Concept-愛i」(コンセプト・アイ)。
これ欲しい【トヨタ KIROBO mini】今冬から一部店舗通じ先行販売…税抜3万9800円 https://t.co/nPYOl3zeGx
— ゆいぽんず (@nogi_nogiyama) 2016年12月20日
這款概念車上搭載的人工智慧(AI)系統,除會從駕駛者的表情、開車方式等,判斷其情緒、想法、疲勞程度,調整車上音樂、冷氣等裝置外,還會分析駕駛者在社群網站上的發文,紀錄其嗜好並和駕駛者進行對話,希望藉此創造「人」與「車」的嶄新關係。豐田汽車除預計在近年內展開公路試行外,這次參展的概念車款,也預計在日本各大都市試行。
トヨタ「Concept-愛i」CESに出展 - 人工知能で人とクルマの新たな関係築くトヨタ自動車は5日、米国で開催する「2017 International CES」に「Concept-愛i(コンセプト・アイ)」を出展すると… https://t.co/T734rvTdOB
— ㅤ (@ketsuaru) 2017年1月5日
《每日新聞》指出,豐田汽車開發部門的靈感來源,主要來自多數美國人在上下班通勤潮時,往往會在車上耗費1到2小時的時間,若未來汽車業者成功開發出自動駕駛系統,駕駛者便可在車上從事看書、聽音樂等簡單活動。豐田汽車旗下人工智慧研究公司(TRI)執行長普瑞特(Gill A. Pratt)表示,所謂的「車上空間」其實就是一個「房間」,盼未來藉由AI系統,讓駕駛者享有更舒適、愉快的開車時光。
AI智能將超越人類?
近年AI技術發展快速,除前述提到的新版AlphaGo棋士「Master」外,Amazon的推薦功能、Google翻譯,及Facebook的臉部辨識功能等等,也是極具代表性的例子。熟悉AI領域、長期撰寫科技類文章的日本編輯神崎洋治認為,AI技術在近年雖然備受矚目,但人工智慧對普遍大眾來說,其實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許多專家、業者擔心未來AI技術將超越人類智慧、威脅人類,但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短期內恐怕很難達成。
IBMの人工知能「ワトソン」、医者が思いもよらぬ治療法を続々発見 https://t.co/IXkYBoRicPすごいな。アルジャーノンに花束をの描写が現実に。経営にも生かせるそうで、成功事例を覚えさせて「今この市場に参入するべきか」で迷ったら相談するみたいな奴ができたら便利
— タクスズキ@プロブロガー (@TwinTKchan) 2016年12月25日
神崎指出,現在仍在開發階段的AI技術,已經可以藉由所謂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機能,在部分領域上像人類一樣掌握並分析事物。例如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研發出的人工智慧「華生」(Watson),就可以在1秒內閱讀2億頁人類編寫的手冊等等,不僅閱讀神速,「華生」還可以在操作者和顧客的對談中找出盲點,提出多變的解決辦法,甚至可以進行簡單的工作。
【経】 トヨタ、AI搭載車を初公開 疲れ検知し香るラベンダー (朝日新聞): トヨタ自動車が発表したコンセプトカー「コンセプト・アイ」=4日、米ネバダ州ラスベガス、友田雄大撮影… https://t.co/WqNIjWXOk7
— 経済ニュース (@twinews1) 2017年1月5日
AI技術除在生活部分大放異彩外,也被拿來應用在醫療領域,像是檢驗癌症、治療心臟病等等,至今雖然已有許多熟悉以核磁共振成像(MRI)、X光片,診斷相關疾病的醫師,但若能將AI技術融入醫療裡,有時候可能會比人為判斷更準確、迅速。前述提到的豐田汽車,除在近日的電子展推出新款智慧型汽車外,去年也在同展上發表AI技術相關實驗,讓搭載AI系統的8台汽車藉由人工智慧,自行判斷改道或讓車。
人際關係將受到衝擊
神崎說,若未來相關業者成功藉由AI技術,研發出自動駕駛車,對於高齡人口持續大量成長的日本來說,或許能減少許多交通事故,但自動駕駛車要如何與人力駕駛車共存,是業者不得不深思的一項課題。AI技術在未來不僅將改變交通、醫療、科技形式,也可能改變人與人之間交際關係。
【New】謎の #囲碁 マスター、正体は人工知能「#AlphaGo」の進化版だったhttps://t.co/VRsSjDeIx4
— ハフィントンポスト日本版 (@HuffPostJapan) 2017年1月5日
除上面提到的小型陪伴機器人「KIROBO mini」外,中國微軟研發的AI聊天軟體「小冰」,也擁有感應人類情感、與其進行對話的功能,未來這類的AI產品,很有可能取代看護等需要與人進行互動的工作,提醒使用者吃藥、運動,或和高齡者聊天、安定情緒,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好伴侶。但擅於解析人心、感應情緒的AI技術,若被利用在軍事開發上,恐怕會引起新一波的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