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遠去,全球迎來2021年,而我們將在這一年見證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周年紀念日,美國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FR)整理今年10個重要的周年紀念日,帶領我們更洞察人類社會在漫長歲月中的種種變化。
一、阿拉伯之春10周年
2010年12月17日,北非突尼西亞東北部小城本阿胡斯(Ben Arous)小販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因為在街頭遭到警察取締、勒索、羞辱,憤而引火自焚,也引爆「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民主運動席捲中東。當時的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被推翻,這波浪潮很快席捲至埃及,掌權將近30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黯然辭職。阿拉伯之春的骨牌效應開始發威,葉門、巴林、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的獨裁政權風雨飄搖。

然而,這波運動似乎未讓這些國家迎來希望:敘利亞內戰已造成約40萬人喪生,國內620萬人流離失所,560萬人逃至國外變成難民,而利比亞仍陷於內戰。
二、長電報發表75周年
1946年2月,蘇聯(Soviet Union)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發表演說,表示蘇聯與西方的戰時聯盟已成歷史。美國政府要求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解釋史達林的演說內容,當時美國駐蘇聯外交使團副團長凱南(George Frost Kennan)撰寫了5千字的長電報(Long Telegram,又稱「X論文」,X Article),深入分析蘇聯社會及對外政策,並提出對付蘇聯的長期戰略,也就是圍堵政策(Containment),最後美國政府採納其戰略,這也對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政治產生重大影響。
OTD Feb 16, 1904 #George_Kennan born. U.S. diplomat, his "#long_telegram" aka #X_Article served as blueprint for Soviet containment policy. Required reading! pic.twitter.com/nNSzwfJ05c
— SPIES&VESPERS (@SpiesVespers) February 17, 2020
1947年,凱南化名「X」在美國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修訂版的長電報。
George Kennan, American charge d’affaires in Moscow, sends a 5,500 word telegram detailing his views on the Soviet Union.— February 22 1946. pic.twitter.com/lhn9nDv8Ys
— universal past (@universalpast) February 22, 2017
三、邱吉爾「鐵幕」演說75周年
1946年3月5日,剛卸下英國首相職務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美國密蘇里州威斯敏斯特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發表反蘇聯的演說,並講出「鐵幕」(Iron Curtain)一詞,將蘇聯定調為侵略與反民主,這場演說也被認為是正式拉開美蘇冷戰的序幕。
四、東日本大地震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10周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處發生地震,不僅造成逾1萬5千人死亡,超過100萬棟建築物被毀,伴隨地震而來的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一、二、三號機發生爐心熔毀,導致大量輻射外洩,成為1986 年蘇聯時期車諾比核電廠事故(Chernobyl disaster)之後最嚴重的一場核災。

五、「桌球外交」50周年
1949年,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上台,此後中國與美國的關係陷入冰凍。1950年,中共介入韓戰,發起「抗美援朝」,中美之間的裂痕成為現實。
然而,1971年4月,日本舉行的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上,中、美開始和解。美國19歲運動員科恩(Glenn Cowan)誤搭了中國隊的交通車,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主動與他握手寒暄,並送科恩印有中國黃山風景的杭州織錦。下車時,科恩拿著織錦的情景被記者拍下,一時轟動。
"Ping Pong Diplomacy"The idea that a ping pong encounter (between players Glenn Cowan and Zhuang Zedong) played a role in introducing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Richard Nixon &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Nixon spent a week there in 1972 as a result.#POTUS pic.twitter.com/AayEVspHeQ
— Presidential Wisdom (@PrezWisdom) May 9, 2020
隔天,科恩回贈一件印有和平標記與「Let It Be」字樣的運動衫給莊則棟,兩人擁抱,同樣成為大消息。1971年4月6日,毛澤東決定邀請美國桌球隊訪問中國,同年4月12日,科恩隨美國桌球代表團到達北京。
美國桌球代表團這次訪問後,中美之間的秘密對話開始變得活躍,這為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1972年2月訪問中國開闢了道路 。
六、五角大廈文件刊登50周年
五角大廈文件(Pentagon Papers)是美國國防部評估越戰的秘密報告,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也協助撰寫報告,參與該報告的蘭德職員艾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不滿美國政府掩飾自身失誤,並在越戰問題上誤導美國國會與民眾,於是秘密影印該祕密報告,1971年將該文件先後洩漏給《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與《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開始刊登報告內容,時任總統尼克森立即試圖阻止《紐約時報》繼續刊登,最終司法部下達禁令,《紐約時報》刊登3篇報導後結束報導。
Katharine Graham, left, publisher of The Washington Post, and Ben Bradlee, executive editor of The Washington Post, leave U.S. District Court in Washington, D.C., on June 21, 1971. The newspaper got the go-ahead to print Pentagon papers on Vietnam.ASSOCIATED PRESS pic.twitter.com/uU4muAXtUB
— Annie (@fccmal) January 20, 2019
《紐約時報》被禁止報導後,《華盛頓郵報》繼續刊登,美國政府對《華盛頓郵報》提起訴訟,此案迅速被提交至聯邦最高法院審理。1971年6月30 日,最高法院裁定,《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有權出版刊登該祕密報告內容,而這項裁決對美國新聞自由具有里程碑意義。
七、普拉提亞戰役2500周年
公元前 480 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Xerxes I)帶領的軍隊在希臘溫泉關(Thermopylae)打敗斯巴達(Sparta)國王列奧尼達一世(Leonidas I)與其精銳戰士。
列奧尼達一世率領的部隊在溫泉關勇猛死戰,為雅典海軍提供寶貴的時間,雅典海軍在接下來的薩拉米灣戰役(Battle of Salamis)打敗波斯,摧毀大量的波斯船艦,這對波斯軍隊造成嚴重影響。
The Battle of Plataea was the final land battle during the 2nd Persian invasion of Greece. Spartan General Pausanias pic.twitter.com/I36SSwJhf9
— Ancient Spartans (@AncientSpartans) February 18, 2016
溫泉關戰役後,薛西斯一世留下波斯將領馬鐸尼斯(Mardonius)與大量波斯士兵駐守希臘。公元前479年,希臘聯軍在希臘的普拉提亞(Plataea)擊敗馬鐸尼斯,為波希戰爭劃上句點,從此波斯再也無力入侵希臘。
八、傅爾布萊特計畫成立75周年
1945年,美國阿肯色州(Arkansas)聯邦參議員傅爾布萊特(J. William Fulbright) 提出法案,建議出售美國政府剩餘的戰爭財產,用以資助美國與當地的教育交流計畫,希望透過教育交流增加相互了解,促進世界和平。
"Education is a slow moving but powerful force." -J. William Fulbright pic.twitter.com/1EzTzFeMpV
— The Fulbright Board (@fulbrightboard) March 6, 2017
1946年8月1日,時任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簽署傅爾布萊特法案(Fulbright Act of 1946),這項計畫也成為美國軟實力的典型代表。截至2016年,全球超過 38萬名學生、學者、教育工作者、研究生、專業人士獲選參與傅爾布萊特計畫,截至2019年,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已誕生60位諾貝爾獎(Nobel Prize)得主與86位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得主等。
九、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50周年
1970年,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森為了與蘇聯對抗,決定與當時與蘇聯交惡的中共往來。1971年,中共政府與美國政府進行「桌球外交」(Ping-Pong Diplomacy),兩國關係迅速升溫,美國讓步,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代表權,此時支持中華民國的陣線立即崩潰。
#OTDIH 1971 United Nations votes to expel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ruled Taiwan and admit the Communis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758.https://t.co/zc1z7MqFmf pic.twitter.com/LQpuoIjGq9
— TheAgesPublishing (@AgesPublishing) October 25, 2020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會議表決,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代表權席,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
十、無名戰士墓設立100周年
1921年,美國時任總統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提議在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設立無名戰士墓(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紀念一戰期間喪生的美國士兵。1921年3月,美國國會批准該計畫。
#OTD in 1921, President Harding presided over the dedication of the 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 at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https://t.co/uuZlpcsPlD pic.twitter.com/gYowqf3Jqw
— Presidential Trivia (@triviapotus) November 11, 2018
1921年11月11日,美國一位戰死的無名士兵在哈定總統主持的儀式中,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墓碑上面寫著「這裡安葬著一位獲頒最高榮譽,唯上帝知其名字的美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