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龐畢歐2日宣布,美國正式退出與前蘇聯簽署的《中程飛彈條約》,龐畢歐批評俄國刻意違約多年,「要為終止條約負起全責」。儘管北約盟國也同意俄羅斯違約在先,仍不免擔憂美俄將展開新一波軍備競賽,衝擊全球和平。
龐畢歐(Mike Pompeo)2日出席在曼谷召開的東南亞國協(ASEAN)區域論壇。他在論壇上宣布:「美國退出這項條約,今天正式生效。」
失去能擋住核戰的剎車
龐畢歐指出,俄國嚴重違反條約,發展及部署違反《中程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INF Treaty)的飛彈系統,已經對美國和盟國構成直接威脅。他也強調,美國是在北約(NATO)盟邦全力支持下,正式退出此條約。「這項條約終止,俄國必須負起全部責任,」龐畢歐說。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則憂心忡忡,他形容條約廢止就像「極其珍貴的剎車」能擋住核戰爆發,如今卻消失了。他也督促各方尋求新得協議,共同管制全球軍備。「(條約終止)只會令飛彈引發的威脅程度升高,」古特雷斯說。
何為《中程飛彈條約》?
《中程飛彈條約》是在1987年12月8日由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cv)簽署,次年生效,規定美蘇雙方銷毀全部陸地發射(陸基)的短程飛彈(射程500至1000公里)、中程飛彈(射程1000至5500公里)及其發射裝置與輔助設施,且不得再生產或試驗,兩國並擁有相互實地查核的權利。
截至1991年6月1日,美蘇兩國共銷毀2692枚短程或中程飛彈(傳統彈頭與核子彈頭,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其中美國846枚,蘇聯1846枚。《中程飛彈條約》希望提供美國的歐洲盟邦一份免於蘇聯攻擊的保護傘,遏阻當時方興未艾的核武軍備競賽,也象徵美蘇兩大強權從對抗轉向和解的重大里程碑。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2018年10月已表示退出之意。川普強調,俄羅斯與中國(並非條約簽署國)一直在研製條約禁止的短程與中程陸基飛彈,美國沒有必要繼續遵守條約。美國於2月2日宣布半年後將正式終止條約,今日果然準時喊卡。
俄羅斯承認違反條約
俄羅斯長期違反條約也是事實,2014年歐巴馬政府就曾指控俄方試驗違反條約的巡弋飛彈,但歐洲盟國擔憂緊張情勢升高,要求美方不要退出條約。北約(NATO)去年終於公開指責俄方違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這項條約廢除了一整個類型的武器,攸關我們的安全。卻因俄羅斯的行為而岌岌可危。」
(相關報導:
退出《中程飛彈條約》下一步 美國國防部宣布將研發新巡弋飛彈
|
更多文章
)
俄羅斯最近承認擁有「Novator 9M729」,一種陸基巡弋飛彈,估計在500至5500公里之內。(AP)
史托騰柏格並指出,俄羅斯最近承認擁有代號為「Novator 9M729(SS-CX-8)」的新型飛彈。「Novator 9M729」是一種陸基巡弋飛彈,估計射程就在500至5500公里之內。他還告訴BBC,這種飛彈能夠搭載核彈頭、易於攜帶,而且極難偵測,絕對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攻下歐洲主要城市。
但史托騰柏格也強調,北約絕對不希望看見新一波軍備競賽,也不打算在歐洲部署陸基核子飛彈。
2010年《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也將終止?
美國退出條約,對早已違約的俄羅斯不會有太大衝擊,但各方皆預期將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重回冷戰時期的不安氛圍。英國皇家三軍聯合研究院(RUSI)副院長喬默斯(Malcolm Chalmers)曾分析:「如果《中程飛彈條約》解體,《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到期後也無以為繼,那將是自1972年以來,核武國家的核武軍備第一次完全不受限制。」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在2010年由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俄羅斯總統梅德維捷夫(Dmitri Medvedev)簽署,次年生效,限制美俄兩國部署的核子彈頭各自不得超過1550枚,已部署並搭載核子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潛射彈道飛彈(SLBM)與戰略轟炸機各自不得超過700枚/架。這兩種飛彈都能直接攻擊至美國本土。《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期限為10年。
川普於去年5月退出伊朗核武協議,又不願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如今連《中程飛彈條約》都已終止,等於30多年來樹立的軍備控制心血即將瓦解。
俄羅斯軍情分析師費根豪爾(Pavel Felgenhauer)接受法新社訪問稱,俄方已經在計劃部署多種新型武器。「俄羅斯已經準備好了,」費根豪爾說。
劍指中國、伊朗 不願自縛手腳
法新社分析亦認為,若新的軍備競賽展開,美國的目標將優先鎖定中國和俄國。川普上任以來積極遏止中國崛起,2日才因為第12輪談判破局,再度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貿易戰之外,川普也十分忌憚中國軍備科技的快速發展,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近日一份報告指出,中國至少擁有逾2000枚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其中大約95%都違反《中程飛彈條約》。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向來強力主張,美國面臨來自各方的嚴重威脅,包括中國、伊朗等等,這些國家都沒有受到INF條約制肘,美國單方面遵守條約,等於陷自身於困境。
但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MIIS)東亞反核武擴散計畫主任路易斯(Jeffrey Lewis)認為,拿中國當成退出條約藉口是「胡說八道」,他說:「南韓與日本也可以研製長程飛彈。如果中國真的是問題所在,美國和盟邦早就採取行動了。」
俄羅斯最近承認擁有「Novator 9M729」,一種陸基巡弋飛彈,估計在500至5500公里之內。(AP)
軍事科技飛速進步 舊條約無用處?
法廣另外引述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員寇特尼(William Courtney)說法,認為《中程飛彈條約》已經不符合現今的軍備科技發展。寇特尼分析,中程彈道飛彈的命中率已經大幅提高,30多年前的條約只著重於射程與飛彈數量上限,已不符合當今戰略趨勢。但川普有無意願與俄國、中國甚至其他核武國家簽訂新的限制條約,目前仍未流露跡象。
(相關報導:
退出《中程飛彈條約》下一步 美國國防部宣布將研發新巡弋飛彈
|
更多文章
)
土耳其7月份才不顧美國抗議,向俄羅斯採購了兩個營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預計10月可上線運作。土耳其是北約重要成員國,這也是俄羅斯軍備有史以來第一次進駐北約國家。美國與土耳其合作的F-35「閃電II式」(F-35 Lightning II)戰鬥機生產計劃因此完全停擺,以避免俄方藉機竊取F-35匿蹤科技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