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為第一個遭日本從貿易優惠「白名單」中移除的國家,未來除了食品、木材之外,日本企業向南韓出口幾乎所有產品,都需要經過日本經濟產業省的長時間嚴密審查,恐怕衝擊南韓產業供應鏈。
南韓總統文在寅召開2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譴責日方撤回給予南韓的貿易優惠,是刻意打擊南韓的經濟,非常「魯莽」、「自私」,將禍及全球,他並撂狠話稱「日本顯然必須對此決定的後果負起全部責任」。幾小時後,南韓政府迅速做出反擊,財政部長洪楠基宣布:「南韓也會將日本從白名單中移除。」國家安全顧問金鉉宗表示,南韓考慮不再遵守與日本簽訂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南韓反擊了!不僅以眼還眼,還要找WTO投訴
南韓採取對等措施作為最新回應,洪楠基指出,南韓將把日本從白名單中移除,也會加強對日本的出口管控,「不過還是會繼續努力透過外交方式解決問題,並呼籲日本解除對南韓的出口管制」。同時,洪楠基稱,南韓將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大力投訴「日本加強管制對南韓出口」一事。
為了因應與日本越演越烈的貿易衝突,洪楠基表示,南韓政府將會提供受影響的企業財務支援,日本給予白名單國家優惠的1194項戰略物資中,共有159項若延後出口,會使南韓受到直接影響。有些高度依賴日本出口材料的韓企擔憂供應鏈就此中斷,洪楠基表示,南韓政府會將這159項原料列為管理項目,協助企業尋找國內外的替代原料。

甚至考慮毀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岌岌可危
南韓情瓦台隨後還表示,正在考慮是否單方面終止《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該協定為日、韓、美共享包括北韓核彈情資在內軍事情報的法律基礎,也是美日韓進行軍事合作的重要依據。
南韓國家安全顧問金鉉宗指出,由於日本援引「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對南韓的出口,「南韓政府將會採取全面的應對措施,包括審查『我國是否要與這樣的國家分享敏感的軍事訊息』,一個聲稱不信任我們、並挑我們安全毛病的國家。」
《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將在8月下旬到期,南韓外長康京和1日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會談時,早已暗示日本政府的任何作法,都會影響南韓對《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判斷。

文在寅撂狠話:若敢傷害我們的經濟,日本也會受重傷
日本政府8月2日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將南韓踢出「白名單國家」的行列,影響所及,日本對南韓出口的上千種戰略物資中,共有857項「非敏感項目」不再享有3年一次申報的待遇,出口南韓之前必須獲得審查許可。《朝鮮日報》稱,這意味著在食品與木材之外的所有產業出口,幾乎都將受到管制,這也將對南韓所有產業造成巨大衝擊。
《韓聯社》分析,雖然日本政府表示,除了有軍用之虞的產品與技術之外,所有物品將按照正常程式批准出口,但「有無問題取決於主觀判斷」,日本當局「隨時可以叫停出口」。
文在寅2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警告日本政府稱,南韓會嚴正反擊如此「不公正的經濟報復」,就算日本是經濟強國,但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南韓也「有辦法」抵擋,「我之前就警告過,日本若敢傷害我們的經濟,它也會受到極大損害」。

南韓5大工商協會聯合聲明:擔憂拖累經濟增長
南韓5大工商協會(南韓貿易協會、大韓商工會議所、中小企業中央會、南韓經營者總協會、南韓中堅企業聯合會)2日也聯合發表聲明,稱對日本的決定「深感遺憾」,敦促日方立即撤銷此舉。聲明強調,南韓企業會力挺文在寅政府的反擊策略,合作提升南韓材料、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力。
聲明也指出,國家外交爭端不應波及民間貿易交流,而日韓經貿關係尤其密切,南韓更是日本第三大貿易夥伴,「日本政府使用經濟手段對外交事務進行報復」,將為雙方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同時給世界經濟帶來深重的損失。5大工商協會擔憂,包括半導體在內的IT、汽車、化工等主要產業的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拖累經濟增長,日本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與貿易信譽都會受損。
南韓最高法院去年判決,日本企業應賠償二戰時期遭強徵的南韓勞工,日方則認為相關爭議在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簽署時就已解決,完全不認同判決,因此引發日韓關係緊張,歷史恩怨更擴及貿易爭端。南韓政府認定日本正在翻歷史的舊帳,日方則表示,這是為了妥適管制出口而重新檢視相關措施,無意影響日韓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