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成新變局,台灣未來何去何從?謝金河新書曝「變調的中國夢」

財經專家謝金河本月底將出版新書《變調的中國夢》,論述從大洋兩岸發起的美中貿易戰之緣起與各個重要事件經過開始談起。(資料照,盧逸峰攝)

財經專家謝金河本月底將出版新書《變調的中國夢》,論述從大洋兩岸發起的美中貿易戰之緣起與各個重要事件經過開始談起,提到觀察中國40餘年,從鄧小平改革開放到習近平掌權後,在資本市場掀起的種種波瀾,以及對於當前香港處境的省思,並且思考在世界局勢從全球化轉向區域化的關鍵時刻,台灣下一回合的經濟戰略。

謝金河在書中提到,習近平於2018年3月11日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是促使美中關係走向分歧對立的最後一根稻草。這項重大抉擇,改變了前領導人鄧小平生前的兩大訓示:一是韜光養晦,絕不強出頭;二是國家領導人任期兩任,於第二任期時選出隔代接班人。從此,中國進入集權領導體制,而美國也同時祭出針對中國的貿易戰。從貿易戰到科技戰,這是美中角力最重要的擂台。

謝金河認為,種種跡象顯示,美中角力不會隨著貿易戰和緩而降溫,科技冷戰與人權法案的政治角力將持續進行,這是全球必須謹慎面對的新變局。

謝金河指出,過去三十年,幾乎所有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直到2020開年,COVID-19疫情席捲全世界,許多人終於開始對「中國製造」進行深刻反省,其中包括對極權、獨裁與專制曾經有過的一絲嚮往。疫情蔓延兩年有餘,至今仍深深影響世界各國。早在武漢爆發疫情時,全球媒體就展開廣泛且深入的報導,大幅檢討中國的政治體制,預測這場疫情即將帶給全球經濟的撞擊。當時他就直覺,這很可能是中國崛起以來最嚴厲的政經考驗,或許會因此打開中國的政經黑盒子。

謝金河提及,這場百年大瘟疫勢必成為改變世界的催化劑,美中兩國的強權爭霸將會更激烈化,世界各國也會重新定位中國。至於台灣在這次防疫大作戰的傑出表現,則是成為全球亮點;然而,兩岸關係也面臨著前所未見的巨大變化。 (相關報導: 飛日本3500元高端付定了?他曝對民進黨「最大衝擊」:提頭來見都不夠 更多文章

另外,謝金河也寫道,想要判斷美中俄的三角關係,必須考量是中俄矛盾大,還是美俄矛盾大?是中俄利益交集多,還是美俄利益交集多?美國總統拜登想要拉攏俄羅斯總統普丁,固然有一定難度,但是在美國抗中戰線下,俄羅斯也想要漁翁得利,這就是拜登得以借力使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