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會內部性侵孩童的醜聞層出不窮,而這些犯下獸行的神職人員能夠長年伸出狼爪,正是因為高層包庇,不過澳洲阿德雷德教區總主教威爾森,對教會神父性侵男童的惡行知情不報,5月被判定有罪;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紐卡索地方法院3日宣布,判處威爾森1年徒刑,但考量他的身體狀況,給予6個月「在家拘禁」,之後可申請假釋,意味他不會真的吃上牢飯。
包庇性侵神父 總主教判囚1年
紐卡索(Newcastle)地方法院法官史東(Robert Stone)表示,基於威爾森(Philip Wilson)「隱瞞(他人)罪行」,且承認「對社區造成傷害」,加上天主教會性侵孩童醜聞點燃外界怒火,「我認為此案應被視為重大事件,而且對犯罪知情不報,等於是把犯罪者看得比受害者重要」。史東判決威爾森1年徒刑,其中6個月不得假釋,但考量健康,准予在家拘禁。

67歲的威爾森(Philip Wilson)被控隱瞞戀童癖神父佛萊徹(James Fletcher)在1970年代性侵男童的惡行,澳洲廣播公司(ABC)電視節目《夜線新聞》(Lateline)2010年5月中旬揭露此事,受害者高嘉堤(Peter Gogarty)指控,威爾森應該知道佛萊徹的獸行,卻置之不理。2004年12月,佛萊徹涉及性侵9名孩童被判有罪,2006年因中風而病逝獄中。
Australian bishop Philip Wilson sentenced to year’s detention for child abuse cover-up https://t.co/mrTvADjZbm pic.twitter.com/onaX8RF1xR
— The Globe and Mail (@globeandmail) 2018年7月3日
健康因素可在家拘禁 受害者不滿
威爾森2015年被新南威爾斯省(NSW)警方起訴,罪名是「隱瞞獵人谷(Hunter Region)地區的嚴重性侵孩童事件」。對於相關指控,威爾森以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為由,表示不記得這些事情。威爾森5月22日被判定有罪,檢察官哈里森(Gareth Harrison)說,威爾森為了維護教會「名聲」,隱匿神職人員性侵孩童罪行,應當吃牢飯,認為他可能面臨最高2年徒刑,但3日卻僅判處1年徒刑。
性侵受害者高嘉堤直言,對於威爾森「不用坐牢感到失望」,並稱希望史東的在家拘禁評估不會通過。威爾森的在家拘禁評估將於8月14日出爐,他姐妹的家是拘禁地點之一。不過高嘉堤也說:「我們在澳洲創造歷史,這是目前天主教會最高神職人員,因隱瞞全球所知的系統性性侵孩童惡行,而被定罪判刑。別人做不到的事,我們在澳洲做到了。」
In a world first a Catholic Archbishop has been given a jail sentence for covering up the abuse of altar boys. But Adelaide Archbishop Philip Wilson will serve his 12 months as home detention over the crimes that happened in the Hunter Valley in the 1970s. @alexhart7 #7News pic.twitter.com/vwDiP4xI7k
— 7 News Sydney (@7NewsSydney) 2018年7月3日
最高階神職人員被判刑 教會性侵案新「紀錄」
史東的判決讓受害人內心五味雜陳,威爾森是因隱瞞性侵孩童惡行,而被判刑的最高階神職人員,但若他獲准在家拘禁,6個月後申請假釋成功,與不用坐牢無異,而在法院聆聽判決的1名女士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根本是在度假。」另外,佛斯特(Chrissie Foster)的3名女兒中,有2名曾遭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性侵,怒斥這個判決「毫無道德可言」。
現年50歲的克雷(Peter Creigh)幼年擔任教會輔祭時,遭到佛萊徹蹂躪,當他把此事告訴威爾森時,卻被斥責說謊。宣判當天,克雷因健康因素而沒有出庭旁聽,他的家人瑪莉-珍(Mary-Jane Creigh)代為發表聲明,感謝幫忙讓威爾森定罪的人,並期盼這是開端,能夠調查更多天主教會內部性侵孩童的事件。他先前告訴澳洲媒體《廣告人報》(The Advertiser),威爾森定罪已是一項勝利。
Adelaide Archbishop Philip Wilson remained silent as he arrived at a Newcastle court to be sentenced over his failure to report the historical indecent assault of two alter boys during the 1970s.BACKGROUND: https://t.co/H9hXdSVOGU pic.twitter.com/cq01vAAn2b
— Sky News Australia (@SkyNewsAust) 2018年7月3日
只是停職 教宗未解除總主教職務
儘管威爾森被定罪,也被判刑,但他並沒有辭去阿德雷德(Adelaide)教區總主教職務,CNN引述消息指出,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威爾森決定是否提出上訴前,都不會要求他下台。該教區宗座署理歐凱利(Greg O’Kelly)主教稱,他「不適合」評論判決,並稱只有教宗能解除威爾森的總主教職務。威爾森擔任總主教長達18年,他目前只是停職,教宗6月任命歐凱利代理。
天主教會內部性侵孩童醜聞最早在1980年代爆出,之後陸續在愛爾蘭、美國及澳大利亞都被揭發,但這些犯下獸行的神職人員都已調離原本服侍的教會或退休,因此多是給予金錢賠償了事,尤其是在美國。近來最受關注的教會性侵案,則是智利神父巴洛斯(Juan Barros)包庇自己一手栽培的神父卡拉迪瑪(Fernando Karadima),對他的性侵孩童惡行知情不報,最後有34位主教提出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