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蝦米對抗大鯨魚!越南漁民跨海提告台塑:很怕家人被政府報復,但小孩還有未來…

今年6月,台塑越鋼污染案受災居民委託台灣律師,在台灣對越鋼的24個股東提起民事告訴,求償1.4億元。(資料照,盧逸峰攝)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是環境公害案件中的常見組合,特別是訴訟往往耗時多年,受害者必須長期承受污染帶來的環境與健康風險,才可能等到姍姍來遲的環境正義。例如日前傳出很可能面臨1.62億美元罰款的台塑德州塑膠工廠,其中一名原告就花費30年與台塑集團奮戰。如今有一群來自越南的人民,也即將走上這條征途,為了家園與生計,扛上台塑這條大鯨魚。

「......每次都是和受災居民約在教會碰面討論訴訟相關事項。後來有一天人數暴增,他們沒有先跟工作人員講好,突然湧入,引起警察的注意。」今年2月,台塑越鋼求償案原告律師之一黃馨雯、郭鴻儀共同前往越南,拜訪200多名欲對越鋼提出告訴的居民。黃馨雯表示,由於此案在越南受到政府高度打壓,即便身為律師、去了當地也得掩人耳目,不料行程出現突發狀況,還是被越南公安部掌握行蹤。

律師赴越南拜訪受災居民 「猶如上演電影007」

「警察進來後,大家就散了,我們躲在小房間裡,等待後續接送。」黃馨雯回憶起在越南的遭遇,顯得餘悸猶存,「真的等很久,從早上10點等到晚上8點,那段時間很煎熬。」她提到,散場途中,有些居民還不明所以,大剌剌拿著委任訴狀走,讓進教區搜索的警察逮了正著。明白這群「觀光客」的真正目的後,警察一路尾隨他們離開教堂。「後來我們在中途換車想混淆視聽,公安也派出很多車輛跟隨,我們在黑暗的小巷裡飆車,才順利去到下個教堂。」

20190611-「無良台塑污染海洋,越南人民跨海訴訟」記者會,黃馨雯律師發言。(盧逸峰攝)
台塑越鋼求償案原告律師之一黃馨雯(見圖)曾赴越南拜訪受災民,整趟旅程有如真實上演的007電影。(資料照,盧逸峰攝)

整趟旅程,對黃馨雯來說,有如真實上演的007電影,安檢或接送都得小心翼翼地安排。2016年越南中部海岸爆發重大環境事故,越鋼排放的廢水污染海洋重創當地漁業、養殖業,政府雖迅速在2個月內要求越鋼道歉、賠償,然而許多受災民不但沒拿到賠償金,反而在抗議越鋼的過程中,遭到政府部門的暴力鎮壓與毆打,至少17人為了相關的倡議行動者被政府緝拿、判刑。

「受災民沒拿到賠償金,還遭政府暴力鎮壓或判刑!」

例如義安省人民一起南下到河靜省提告越鋼的黃德平,因在臉書上直播漁民被警察毆打、還有「誘惑」越南中部漁民組織跟抗議,2018年2月被法院判刑14年;記者阮文化被指控針對越鋼污染事件在社群網站煽動民眾抗議,被判刑7年;部落客「蘑菇媽媽」阮玉如瓊,普遍被認為因參與抗議越鋼,被重判入獄10年。17人中有6人被捕的原因與越鋼污染案有直接關係。(延伸閱讀:抗議台塑污染遭判10年牢,越南「蘑菇媽媽」獲釋赴美:我將繼續為民主奮鬥

越南知名部落客阮玉如瓊,遭政府以「散播反政府宣傳」罪名,判處10年刑期。(美聯社)
越南部落客「蘑菇媽媽」阮玉如瓊(左)遭政府以「散播反政府宣傳」罪名,判處10年刑期。(資料照,美聯社)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彭保羅指出,在越南,越鋼變成很敏感的議題,NGO被執政當局緊盯、人權倡議人士被捕,儘管災民並不滿意政府在處理此案時的作法,但2017、2018年政府對抗議人民採取一連串的暴力、逮捕和監督,終令災民噤聲;再加上,越南的司法並不獨立於黨國之外,對於越鋼污染案的受災民來說,唯有在海外才可能實現環境正義。 (相關報導: 一封河靜警察廳的公文曝光,揭密越南中部海岸「死不完的魚」與台塑越鋼賣不完的廢棄物… 更多文章

根據彭保羅的研究,部分的漁民拿到賠償金,但也有一些非受災民從中受益,排擠掉了原應賠償的災民;魚販、餐廳和旅遊業者則都沒有獲得賠償,而同樣出現污染的義安省也被排除在賠償費為外。然而對受災民來說,賠償金額與受害損失完全不成比例,根本無法對其生活有什麼幫助。有拿到賠償金的受災民指出,大船每人獲賠2600美元,小船領比較少,一人約得2.4萬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