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日前公告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位居十大死因之首,而過去40年來,癌症更是從未離開第一名的寶座,如何預防癌症也越來越受關注。
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若出現體重莫名減輕、耳朵莫名痛不停、一直食慾不振且噁心想吐、身體長出不明腫塊、聲音突變沙啞、傷口久不癒合、大小便不正常出血、皮膚發癢找不出原因、痣發生明顯變化、更年期後陰道出血等10大症狀,即有罹癌可能。
而人體一天會產生數千個癌細胞,為什麼有人會得腫瘤,有人卻平安無事?癌細胞又該如何消滅呢?事實上,癌症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吃對食物不但有助提升免疫力,還可以減低罹癌風險,對此,劉博仁建議民眾多攝取5種防癌、3種抗癌食物,並破除坊間常見的3大癌症迷思。
喝蔬果汁防癌可行嗎?醫師破除癌症3大常見迷思

1. 水果、蔬菜汁可以防癌抗癌?
蔬果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對維持人體健康有極大幫助,同時也能防癌與抗癌,但如果把蔬果打成汁來喝,效果恐怕會大打折扣。劉博仁強調,雖然蔬菜有大量纖維質,水果則富含維生素C等營養素,但兩者打成汁後,升糖指數都會變高,高糖分的蔬果汁吃多不僅易發胖,還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尤其水果的甜度太高,如果一定要打成汁,須將水果減量。
劉博仁提醒,盡量吃原型食物,且一天至少要吃6份蔬菜(約3碗),多吃蔬菜補充纖維質,有助減少大腸息肉、腫瘤的發生。
2. 少吃飯能餓死癌細胞?
如果少吃點飯,讓癌細胞「吃不飽」,是不是就能餓死它們?劉博仁直言,減少攝取澱粉有助減重,但想藉此餓死癌細胞,絕對「沒這回事」!少吃飯、澱粉可讓體內胰島素抗阻下降,達到瘦身效果,符合減糖飲食的概念,但沒那麼容易餓死癌細胞。值得注意的是,人體不能完全沒有碳水化合物,若平時攝取量是50至60%,可減到20至40%,並補充足夠的蔬菜和蛋白質,反而會讓大腦運作更靈活、清晰。
3. 抗發炎吃藥比吃食物有效?
劉博仁指出,有些國外研發的抗發炎藥物服用後會產生副作用,像是有些人透過服用止痛、消炎藥「阿斯匹靈」來預防大腸息肉,卻出現胃出血、胃痛等症狀。其實,想要抗發炎,只要讓身體消化、吸收對的食物,效果比吃消炎藥還要好。
但究竟吃哪些食物才對身體有幫助呢?劉博仁也推薦5種防癌及3種抗癌食物。
5大防癌超級食物!有助抗發炎、預防腫瘤生成

1. 十字花科
花椰菜、高麗菜、大小白菜、青江菜等蔬菜都屬十字花科,它們含有特殊的營養素——異硫氰酸鹽,能加強肝臟的排毒機制,加速代謝塑化劑、環境荷爾蒙等致癌物質。
此外,用對方法烹調蔬菜能減少52%致癌物,像是青花菜、蘆筍、洋蔥、馬鈴薯、櫛瓜、蘿蔔等,最好使用水煮(可加點好油幫助人體吸收蔬菜內的化合物)、清蒸、中低溫小火油水炒、小火慢燉等方式,煎、炒、烤、炸則少用,因為這些做法會破壞蔬菜的纖維,以及有助抗氧化的葉黃素、胡蘿蔔素等植化素,劉博仁也直言,「炸蔬菜絕對完蛋」,而烤蔬菜可去除表面烤焦處,食用沒變色的部分。 (相關報導: 50歲婦人不煙不酒、經常疲倦,一照X光竟診斷出肺腺癌!醫師曝罹癌關鍵,全因手上出現2異狀 | 更多文章 )
2. 大蒜
有些人相當抗拒大蒜特殊的氣味,但大蒜內的大蒜素、大蒜烯不但能抗菌,還可預防細胞DNA鍵結斷裂,因此常吃大蒜有助減少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發生的機率,也有研究認為,大蒜有抑制幽門桿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