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M1A2採購案,備受質疑的陸軍戰車夢,總算迎來喜訊!傳出美方已經跑完各項程序,要在近日宣布好消息,台灣即將能開箱地表最強戰車!國軍逐步汰換現役M60A3等主戰車,並預計斥資400億採購108輛M1A2戰車,為的就是縮短與共軍99式的代差,但軍方這考量究竟有幾分勝算?海島型的台灣,打起公路橋梁城鎮戰,真的適合如此重型的戰車嗎?而眾所矚目的M1A2,從裝甲防護.射控系統到越野性能,戰力到底有沒有破表,風云軍事《宅軍事》獨家實戰給你看!
售台M1A2戰車案程序完成 美方近日正式宣布
政府高層官員今天透露,美國售台108輛M1A2戰車案,已經在本週跑完各項行政程序,將在近日內正式宣布這項好消息,宣布的日期是樂觀而清晰可見的,這項重大軍售案的完成,更凸顯台灣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軍事盟友之一,象徵台美軍事合作關係緊密。
這項重大的軍售案,預計將在美國國慶日後的幾天內,將會對外發布,美方除了會先通知我駐美軍事採購團之外,也將依其行政程序通知美國在台協會,屆時我方將啟動接收裝備的各項工作,依據我軍方規劃的接裝期程,將在2027年之前全數完成。
陸軍戰車夢苦守寒窯20年!採購M1A2縮短代差
這項M1戰車的採購案可說是一波三折。在中共陸軍於二○○○年開始大量換裝九六式主力戰車、○五年配備一○五公厘主砲的○五式兩棲突擊車開始量產後,我國陸軍就一直想採購M1戰車,以提升火力與防護力,並汰除CM-12和部分CM-11戰車。
不過當陸軍在○七年左右開始建案,希望採購兩百輛新型戰車後,卻一直無法在國防部與參謀本部獲得足夠的支持;加上國內也一直對主力戰車是否適合台灣的地形存有疑慮,美方不少鼓吹「不對稱作戰」的人士也質疑本案,使陸軍新型戰車採購案雖然在○八年與一三年兩度列入「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的戰力整建項目中,卻始終沒有具體的進展,直到一八年才由裝甲兵出身的國防部長嚴德發拍板。
平心而論,我國現役性能最佳的M60A3TTS戰車,已經是一九七○年代末的產品,在火力與防護力方面都已過時。
若國軍的M60A3TTS戰車與中共九九式或九六式戰車遭遇,後兩者的主砲可在兩千公尺外輕易地收拾掉我軍戰車;而我軍需接近到一五○○、甚至一千公尺內,才有可能擊毀對方。事實上,國軍的M60A3戰車就連與中共首波搶灘上岸的○五式兩棲突擊車遭遇,也未必能討到太多便宜。等共軍新一代的氣墊登陸艇大量服役,未來共軍就有可能在登陸作戰的初期,將主力戰車送上台灣海岸;屆時若我軍沒有一定數量、能與之抗衡的新戰車,就會處於很不利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M60A3問世已近四十年,缺乏遂行現代「網狀化作戰」能力。相較之下,中共的九六式戰車就已安裝戰場自動管理系統,可及時向各級戰術指揮系統傳達各種訊息。也因此,軍方希望採購M1A2,在灘岸殲敵反登陸作戰中,擔任聯合截擊要角,搭配現有戰車群運用,在灘岸殲敵階段,對敵軍兩棲正規登陸灘頭發起反擊,將主力戰車前推至灘際,趁敵軍重裝備舟波與主戰戰車尚未抵灘下卸之前,摧毀上陸的敵軍。
砲彈打不穿!波灣的戰場高手還身懷這些絕技?!
M1A2是M1A1的升級改良版,M1A1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擊毀上千輛伊拉克的俄造戰車,曾經有一個美軍的M1A1戰車連,與伊拉克一個T-72戰車的裝甲旅,於漆黑夜間在2500公尺距離雙方遭遇,美軍戰車有優異夜視系統,率先偵獲伊軍,隨即以遠距離射擊方式開砲攻擊。
50分鐘的激戰,擊毀百餘輛T-72,美軍M1A1零戰損。有一輛M1A1,被T-72主砲命中11次,仍然繼續開砲作戰,一個裝甲旅被一個戰車連幾乎全部殲滅,現代美造戰車的厲害不言而喻。
M1A2有先進電子作戰系統,各車抗干擾互聯通訊系統,冷卻空調系統,車長獨立熱顯像觀察儀,有清晰熱影像夜視能力,獨立供炮手使用的主瞄準鏡運作,車長無需與炮手搶用主瞄準鏡搜索目標,可大幅提升M1A2日間/夜間搜索目標的能力,反應速度非常快,能率先發現敵戰車,率先攻擊、率先摧毀敵方!
M1A2還配備新一代貧鈾裝甲,裝甲密度和硬度勝過任何國家戰車,可抗反裝甲飛彈與翼穩脫殼穿甲彈攻擊,具備輔助動力系統,能在夜間不啟動主引擎的情況下,以鋰電池電力,不發出引擎噪音,出敵意表實施突襲或伏擊,在冷車發動初期可加快各系統的運作,降低車輛散發的熱輻射,有利於戰場存活。
我陸軍在選購M1A2戰車之前,已對本島與澎湖的道路橋樑,完成測試評估,獲知讓64噸的M1A2奔馳絕無問題。M1A2使用飛機的燃氣渦輪引擎,有強大的1500匹馬力,時速可達65公里,是世界上最快的戰車。
有人說M1A2不能打城鎮戰鬥,其實不然,城鎮戰鬥以攜帶火箭彈、40公厘榴彈發射器之步兵任務編組為主,配屬雲豹甲車或20mm機砲車,提供火力支援,進行逐屋逐戶的戰鬥。
為了確保其戰場優勢,美軍為SEP v3開發了一種新型彈藥。第一種是AMP輪,取代舊式反坦克彈,MPAT,子母彈和清除障礙彈。 AMP彈有三種模式 – 接觸目標後引爆,延遲引爆或者空爆(在空中引爆彈片會大面積擴散,對步兵和軟目標非常有效)。這種炮彈的設計理念反映戰車面對城市戰鬥,經常面對隱藏的ATGM部隊可能性日益增加。
第二種是新型反坦克M829A4炮彈,以擊穿更新的戰車保護設計,如俄羅斯的Relikt ERA(雖然實際性能仍屬保密)。新炮彈的另一個優點是採新型推進劑,確保炮彈不受氣溫影響,性能保持相同 – 動能彈在溫差劇烈的環境下,例如在特別冷或特別熱的環境下操作,表現差異很大。
台灣引進M1A2戰車後,由於採的是守勢作戰,因此不必擔心遭到游擊戰攻擊,反而是攻擊台灣的部隊要擔心遭到伏擊。但是專家也提醒如果共軍戰車已登陸,表示共軍已建立強勢空優,到時候M1戰車面對攻擊直升機的生存性如何,則不得而知。
更多的精彩內容,敬請準時收看風云軍事《宅軍事》,帶您一起瘋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