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禎苓「重返魔都1930」:劉吶鷗的皇城,有溫存還有免不了的狠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豐富。(圖片取自龙颜大悦@flickr)

那是銀杏滿開的季節,天氣晴朗,天空是一片希臘藍,藍得沒什麼雲朵。此景很難想像是在北京,大家總說北京空氣不好,有霧霾,尤其冬天,天空經常灰得令人憂鬱。可是,APEC會議期間,天空一反常態的藍,當然也沒有雨。

趕在故宮開門之初,我在售票口排隊。這裡的排隊始終令人萬分不慣,前頭頻頻有人插隊,為了維護權益只得武裝自己,身體變得很緊繃,就怕有人從身旁插出硬搶位子。但就算怎麼武裝,總有人突破防守插隊,我拍那人肩膀,示意:「請排隊。」插隊的人接二連三,後來實在孰不可忍,怒道:「插什麼隊,到後頭去!」這不算過分,因為還會有人在欄杆外掏錢請你幫忙買票,一買就是三五張起跳。若婉拒,對方非但不覺得增添別人困擾而羞愧,反倒垮下臉來,啐幾口:「不夠意思,就幫這麼點忙!」

插隊、代購,似乎不是奇觀。跟著我來故宮的女孩便是。

她推我去欄杆內排隊後,要我幫忙買票,不待人回答,她把鈔票塞到我手中,獨自跑到旁邊的小攤販買玉米棍。她在樹下啃光玉米後,帶了兩個新朋友過來,要我再追加她們的票。錢再次塞入我手中,自己和那兩個新朋友轉身到樹下休息去。留下我,在人龍裡,繼續排隊。

買到門票,我逐一把票交給那幾個女生,她們正嬉嬉鬧鬧邀約一塊兒逛故宮。但旅行是這樣的,找不到合適的夥伴,寧可孤單點。於是,我默默遠離她們,快步進安檢門口。走過泥石板磚,跨越金水橋,太和門就在眼前,在此之後便是執掌兩百多年的大清王朝。

來故宮前,網路上有人提供攻略,先遊中軸,有餘力再去左右兩側。故宮中軸—越過太和門之後,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分別是皇帝工作起居所、皇后寢宮。中軸是熱門參觀路線,看熱鬧的人,泰半走此線,然後過了坤寧宮及其後方的御花園,直接從神武門離開。

北京故宮,神武門(Czzhermit@Wikipedia / CC BY-SA 4.0)
作者最後由神武門離開。(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若要觀詳仔細的話,光一條中軸也可以晃一下午。劉吶鷗在日記裡寫雙十節那天,故宮門票半價,他跟戴望舒第一次遊故宮,整個下午只逛了西苑,隔天下午轉走東路,再隔天跑中路,花了三天才走完。

雙十節,月曜日。

西苑是舊皇居的西後宮,宮的建築差不多是一樣,只有雨花閣空層,稍於異彩。寶華本置歡喜佛,是內宮秘戲的研究所,大柱殿、未央宮,極大,有書廳、寢室、浴間、儲秀宮、後宮妃子居,眠床浴室 Erotique 難言。

故宮分拆兩岸 難以還原

重華宮有戲台,宮內諸物時有新物,但古器、奇具、玉、石、金、銅、琉璃、漆器、檀物、瓷器都無價之珍。這是劉吶鷗概述的故宮景觀。

他參訪時間是幸運的。都說一九四九年大遷徙後,故宮如散佚親人,分拆於兩岸,原來陳列的文物盡悉運到台北士林,北京空存建築。現在參觀的人已難見當年紫禁城的原來景致,譬如哪幅畫放在宮殿哪個位子,琉璃美玉或高檔器物又擱置在哪層櫃子、哪張桌上,一切破碎得難以還原。 (相關報導: 觀光慘業盼不到春天 新冠肺炎嚇跑近7成故宮人潮 更多文章

我到故宮的時候,西苑正在整修,不僅雨花閣、重華宮,居於重華宮旁的漱芳齋—《還珠格格》小燕子和紫薇住的宮殿,皆無法得見。我只能從網路搜尋圖片,配搭劉吶鷗的敘述,想像被他形容得情欲流竄的西苑。我站在台階高處,遠眺綠黃琉璃瓦,這裡的建築實在太像,像得難以指認哪間是重華宮,哪間是漱芳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