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長達7年探視「最知名冤案死囚」,見證司法荒謬:整個台灣都參與過的事,原來是個騙局

「被冤枉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可能很低,但是一旦有人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不是我們要去思考,這制度、我們生活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你自己可能不會是,但你有小孩、有你愛的人……」(示意圖,謝孟穎攝)

「被冤枉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可能很低,但是一旦有人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不是我們要去思考,這制度、我們生活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你自己可能不會是,但你有小孩、有你愛的人……」

不是親人、不是朋友也不是律師,卻能再三去看守所探視一個死刑犯長達7年之久,甚至這樣的人有高達數百人,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堪稱台灣「最知名冤案死囚」的邱和順案志工團。談起為什麼特別關心邱和順案,志工團資深成員之一、國文老師侯紀瑄說,雖然她從20歲起就知道有冤案的存在、但距離生活很遠,直到有天得知學生時代轟動社會的知名刑案「陸正案」原來是個冤案、甚至被認為「犯罪集團」的一群人年紀有些跟她差不多,她動搖了。

「當時全台灣沒有人不知道陸正案,太有名了,但我們都不知道結果,破案後我們就不會再關心了,已經抓到『壞人』就好啦、我們就安全了、就不會掛記這事──後來實在無法想像,整個台灣都參與過的事,原來是個騙局……」侯紀瑄嘆。

邱和順案志工團成員全由一般民眾組成、來自各行各業、不見得有法律背景,共通的卻是一起接力寫信、一起去探視失去自由32年的邱和順,為什麼願意一直掛念一個理應與自己素昧平生的冤案死刑犯,侯紀瑄的想法,或許就是想傳達給受冤之人的心意之一:「就算世界會遺棄你,我不會。」

「我們對『壞人』有明確的形象,但現在沒有了」經歷轟動台灣陸正案 時隔26年才知是天大「騙局」

1987年冬天,台灣接連發生女保險員柯洪玉蘭遭強盜分屍案、新竹學童陸正遭綁票勒贖案,柯洪玉蘭的遺體被切掉頭與四肢棄置苗栗射流溝、陸正則是一去不回。1988年警方高調宣佈「破案」,直指「犯罪集團」首腦就是地方混混邱和順,登時全台灣似乎可以歡欣慶祝、安心過活了,那時的侯紀瑄還在讀書、對新聞只是匆匆一瞥,許多跟她一樣的台灣人當時可能都沒想過,後來「邱和順」之名會成為冤案的代表,甚至讓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投入、接力救援。

不在場證明、所謂「歹徒」勒贖電話錄音130字經聲紋鑑定僅19字被認定「相似」、指紋比對不符、死者屍體找不到、破案警察甚至因為有刑求事實被定罪、證物遺失,邱和順在這般情況下於1989年開始一路被判死刑到2011年定讞,從28歲被關成如今的60歲老人。

20201115-專訪邱和順案義務律師團成員,邱和順案展覽。(陳品佑攝)
1988年的侯紀瑄還在讀書、對所謂陸正案「破案」新聞只是匆匆一瞥,許多跟她一樣的台灣人當時可能都沒想過,後來「邱和順」之名會成為冤案的代表(資料照,攝於「海旺天光:邱和順被遺忘的32年」特展/陳品佑攝)

雖然本案諸多疑點已被討論到可以無限複製貼上,2020年4月份民間團體向總統府請求特赦邱和順卻仍被「已讀不回」至今,後來的這個夏天,非常年輕的大學生李立丞也加入志工團行列,11月份訪談時與號稱「元老級」、從2013年開始探視邱和順的志工侯紀瑄初次見面了。

侯紀瑄在20歲打辯論時初次得知原來台灣有「冤案」存在,後來她打算以冤案為題創作小說、蒐集資料,2011年在報紙上看到江國慶案,她震驚了:「我要寫的小說居然是社會新聞!新聞永遠比小說快一步,我覺得小說一點都不精采,社會新聞竟然超越小說、超越作家的故事,這過程讓我覺得好可怕……」 (相關報導: 台灣最曲折冤案死囚!他歷經21年「生不如死」終洗冤、獻身公益16年 卻又遭一紙新判決重擊 更多文章

2013年侯紀瑄到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司改會)找資料,又得知邱和順案,知道讀書時轟動全台灣陸正案的所謂「主謀」竟是邱和順、而判決是那樣充滿瑕疵,她更震撼了,原來過去全台灣都經歷過的大案是個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