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裝睡的人叫不醒,剴剴案中躲最深的民進黨高官

「剴剴案」3月19日是第4次開庭,法院外擠滿聲援群眾,高喊兒虐零容忍。(資料照,顏麟宇攝)

剴剴案三月十九日第四次開庭,法院外聚集了數百位自發前來聲援的民眾,手持白花與標語,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更湧入大量連署,要求加重虐童刑責,短時間內導致系統當機,迄今連署人數已超過十三萬人。這些數字與行動,反映出社會對這起悲劇的憤怒與痛心,那政府的作為在哪裡?

當民眾在討公道,當社會在要求改革,執政的民進黨卻選擇「裝睡」,始終不願意回應提高虐童刑責的訴求。對兒虐事件的發生,不同執政縣市也有不同標準,台北剴剴案就是滿滿政治操作,而對高雄市府的兒虐失職卻輕輕放下,一點聲音都沒有。更誇張的是,民進黨在剴剴案中,還透過民代、側翼試圖將整起事件的責任推給北市府、把矛頭對準蔣萬安。但這些操作,大家仍不會忘記事實,就是衛福部才是監督收出養體系的主責單位。

衛福部的失職,讓剴剴死得不明不白

剴剴的悲劇,是惡毒保母所造成,而保母未受有效監督的責任,則落在衛福部許可的兒福聯盟頭上。兒福聯盟是衛福部許可的收出養機構,原本應該肩負起確保兒童安全的責任,然而剴剴收養期間,兒盟的完全沒有察覺異狀。

就在剴剴不幸離世時,台北市社會局第一時間啟動調查程序,並詢問衛福部該案是否能適用「重大兒虐案件」的規則,結果衛福部保護司竟回覆「保母不在該規則範圍內」,甚至踢皮球給同在衛福部的社家署;而當北市詢問社家署,則得到「研議中」的消極答覆,並且再無下文。案件引發熱議後,中央主管的衛福部瞬間神隱,主動調查的北市府反遭大量網軍攻擊稱「剴剴案是蔣萬安的責任!」

而當剴剴案的真相被揭露,民眾憤怒要求政府檢討時,北市府立刻提出具體改革措施,而衛福部則急於粉飾曾踢皮球的事實,悄悄先將保母納入計劃管制範圍內,才慢悠悠地發布所謂檢討報告,將責任甩給地方政府。這種事後遮掩、被動回應的態度,到底民進黨政府的優先順序是什麼?是守護孩子,還是保護自己不被責難?

民進黨堅持擋下虐童加重刑責

剴剴案爆發後,立法院藍營立委提出修法,提高虐待兒童的刑責,建議針對嚴重虐童致死案件,最高可判處死刑,意外遭到民進黨立委的極力杯葛。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稱:「死刑這個部分,在刑度上,跟整個刑法整個整體體例上似乎不太適當。」;黨團總召柯建銘更直言:「這樣的刑度有死刑是不對的。」眾所周知民進黨護航廢死的路線,但面對這樣殘忍的案件、民眾的憤怒與呼聲,難道不該嚴懲嗎?民進黨又要再度黨意凌駕民意?

放縱高雄兒虐 民進黨高官繼續裝睡

悲劇已經發生,能做的當然就是亡羊補牢。但在民進黨執政下,除了全力操作對有做事的北市府政治攻擊,中央的衛福部好似事不關己。高雄托嬰中心二月也發生虐嬰事件,但高雄市政府卻能讓該中心負責人改以丈夫的名字重新開業,且在開業後仍繼續發生兒虐事件。難道高雄市政府都沒有發現到問題嗎?可惜的是,這樣微小的聲音並沒有獲得過多關注,究竟這是巧合?還是因為政黨顏色對了,就能夠息事寧人?另外,中央的托育專法至此也還是以牛步推進,究竟還要犧牲幾個剴剴,才能夠獲得中央的憐憫。

北市蔣萬安積極終結兒虐 不要再有下一個剴剴

如今剴剴案已時隔一年多,台北市長蔣萬安在第一時間就要求社會局全面清查問題,並迅速提出「四大政策」與「七項守護計畫」,現在也已落實三方共訪、一年六訪,希望不要再有下一個剴剴。可惜的是,中央仍持續神隱,積極地政治追殺台北,卻放任高雄的不作為。筆者過去曾多次指出,台灣現今的政治困境,應該要不分黨派去解決,而這真正的關鍵就在執政的中央政府。

剴剴的犧牲,不會只是單一個案,如果中央繼續裝睡,繼續拒絕改革,只想政治鬥爭,下一次悲劇發生時,全民就會知道民進黨高官絕對是縱容的幫凶。 (相關報導: 藍營擋剴剴案報告?王鴻薇酸「民進黨集體失憶」:佔備詢台不准發言的是她 更多文章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