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我國農產品素材價值及發展臺灣藜多元應用之可能性,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博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及農業科技研究院舉辦「臺灣藜機能性研究成果發表暨技術授權記者會」,以臺灣藜加值應用為主題進行多元產品展示與技術推廣,呈現素材於加工及保健食品之研發成果。
臺灣藜主要栽培於花東原住民族部落,以輪作方式維持土地生態平衡,產季集中在二到四月,年產量180公噸、種植面積達180公頃,累積達20個產銷班投入生產。作為本土特色作物,民眾對臺灣藜的印象多為米食搭配、釀酒與休閒食品添加,如今透過科研技術導入與產官學研合作,已陸續開發具競爭力且獨特的機能保健產品,並完善功效安全驗證及臨床試驗,證實產品有效性與安全性。 (相關報導: 3度出包!北市醫院再爆接種流感疫苗民眾遭誤打AZ事件 | 更多文章 )
本次發布會由藥技中心授權萃取技術予博惠生技公司,用以提取臺灣藜中具改善脂肪肝功效之有效成分,藉由加工製成護肝保健食品,提高產品價值達15倍;同時由農委會下轄單位協助輔導農民、製程優化及成分分析,穩定生產模式並建立原料規格,期望透過產業鏈技術與服務整合,提升素材附加價值與運用靈活度,並藉由企業與農戶的契作,帶動國內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