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體寒」的十大驚人事實!想解決手腳冰冷問題,先去角質吧!

骨盆歪斜、角質太厚、吃太飽會讓身體變冷?你一到冬天就容易體寒嗎?十個方法教你改善手腳冰冷問題。(圖/Lala*@pakutaso)

你也是「大病沒犯,小毛病不斷」嗎?像是每到秋冬就手腳冰冷,甚至冷到睡不著嗎?身體疲倦提不起勁,老是肩頸僵硬?難以入眠、無法熟睡還一大早就醒?如果有以上症狀,小心你已不知不覺成了「體寒人」!

「體寒」會使血液循環變差,各器官功能低下,引發肩頸僵硬、頭痛、失眠、生理痛、肥胖等,可說是「萬病之源」,絕對不可輕忽,關於「體寒」有10大驚人事實...

1、骨盆歪斜容易造成體寒?

骨盆會隨著月經周期或一整天的作息而開合。照理說,白天時骨盆是閉合的,這可使自律神經中負責活絡身體、應付緊急狀況的「交感神經」動起來,體溫自然也就升高了。

然而,生活習慣不好或姿勢不良造成的骨盆歪斜,會打亂這開合的機制,交感神經無法好好運作,體寒就發生了。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2、體寒的真正原因是「幽靈血管」?

人體布滿了血管,血液通過血管的同時,也會順便把熱和物質運送到身體各個角落。

事實上,這些血管99%都是從大血管分叉出去的微血管,微血管受損,血液便不能流通,變成徒有血管形式、卻無血管功能的「幽靈血管」。

血管幽靈化會使血流受阻、熱能無法運送出去,更嚴重的,連跟它相接的大血管循環都會變差,引發全身性體寒。

(圖/作者提供)
 

3、角質太厚,腳會越來越冷?

說到冬天的煩惱,莫過於皮膚粗糙和手腳冰冷了。你知道嗎?這兩大煩惱其實互有關聯。

皮膚粗糙是因為角質太厚,而角質說白了就是「死掉的細胞」。角質裡沒有血管,自然不會有血液和熱運送到此。

再者,角質太厚時,就像強效隔熱板一樣,會阻隔體外的熱,不管你是穿襪子,還是用熱水袋,都無法發揮保暖效果。

換句話說,去除多餘角質,做好角質護理,是解決手腳冰冷的好方法!這樣不但血液可抵達身體末梢,外面的熱也比較容易進來。

4、薑煮熟吃,暖身效果多10倍 ?

薑含有兩大溫暖成分,一是生薑裡含量較多的薑油(Gingerol),二是暖身效果更佳的薑烯酚(Shogaol)。

把薑煮熟後,薑油會變成薑烯酚,含量立即增加了10倍。把煮熟的薑以熱水沖泡喝下,藉由熱像儀可發現,飲用薑湯後的體溫會明顯改變,連手指都變溫暖了。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5、咀嚼能促進血液循環?

我們體內的熱是藉由吸收、代謝食物所含醣類、脂質、蛋白質等作為「熱源」的營養素而產生。細嚼慢嚥,使唾液裡的消化酵素和食物充分混合,不但可大幅提高營養素的吸收率,也能讓身體更容易產生熱能。

此外,咀嚼時,「太陽穴」會跟著下巴一起動,太陽穴下方連著頭部的肌肉,經常活動這塊肌肉,能促進包含腦在內的整個頭部的血液循環。血液循環變好了,腦的機能也跟著提升,負責調節體溫、促進血流的自律神經能正常運作,全身自然溫暖起來。

(圖/photoAC)
咀嚼時,「太陽穴」會跟著下巴一起動,能促進包含腦在內的整個頭部的血液循環。(圖/photoAC

6、吃太飽會讓身體變冷?

人體的熱有40%是經由日常生活中活動肌肉產生的,這個熱會隨著血液運送至全身,讓身體溫暖起來。

然而,吃太飽時,為了消化,血液會集中在腸胃,而使肌肉無法得到充分的血液,身體便會變冷。 (相關報導: 手腳冰冷就是「體寒」?中醫:幾乎人人都錯!要用「這症狀」判斷,當心補錯傷身、狂冒痘 更多文章

此外,吃太多時,消化不了的脂肪或醣類會積存在血液裡,乳酸或尿酸等老廢物質也會增加,血液流動就沒那麼順暢了。如前所述,血液循環不好是體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