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手搖飲料,會喝下多少劣等茶葉、茶精、致癌物?茶廠業者揭秘辛

手搖飲料中茶的品質是否良好?到底越南的茶葉能喝嗎?(圖/食力foodNEXT提供)

手搖茶主要來源於越南等進口茶葉,依據政府近幾年來統計資料顯示,進口茶與國產農殘檢驗合格率相差不多,而越南盛傳越戰時期噴灑落葉劑,使得茶園等農地受到污染,本身也是一則悖論,若仍有疑慮,手搖飲料店門皆有告示牌,標明茶葉來源地供民眾參考!

手搖飲料市場不斷擴大,許多業者都紛紛前仆後繼地踏入此領域,風格也因此越趨精彩多樣,然而不論怎麼變化,消費者仍最重視它基底裡甘醇的茶香,年輕世代也因為手搖飲料店的興起而開始愛上喝「茶」,《食力》探訪了飲料的背後,有個秉持著安全品質,在台灣深根20餘年屹立不搖的專業茶飲原物料廠伂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伂橙公司),尋求消費者對於手搖飲料店茶原料疑問的解答。

手搖「茶」大多都從哪裡來?

1980年代,罐裝茶飲、泡沫紅茶店興起而帶動起國內飲茶的風氣,茶葉進口量也快速成長,時至今日,台灣每年進口約3萬公噸茶葉,已成長至國內自產量的2倍,進口茶當中又以「越南茶」為最大宗,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估計,2013年台灣茶飲原料中,國產茶葉與進口茶葉的比例相差10倍以上,調製飲料用茶幾乎9成都來自進口,兩者比例之所以會如此懸殊,一般多認為是國產茶葉單價高,用作茶飲料不敷成本所致。

伂橙公司董事總經理尤繹宸表示,台灣茶葉無法用作大規模的營業用途,因此大型連鎖手搖飲料店的茶葉來源,普遍都會有使用進口茶葉或國產與進口茶葉混調的方式處理,並強調茶葉屬於農產品,會因產季或氣候影響而在風味上有所差異,因此,茶葉供應商透過專業人員精細調配各國茶葉,才能使最終茶飲風味喝起來能感覺一致,是身為茶葉供應商最重要的專業服務,營業用茶葉運用進口茶拼配維持風味,其實合情合理

茶葉產地與安全品質有關係嗎?

而現今台灣消費者普遍認為國產茶葉比進口茶葉安全、品質好,但其實台灣茶與進口茶兩者之間,並無法從單價直接解讀作進口茶葉就是不安全、不衛生、品質不好,部分中小型手搖茶飲店都會以「全來自台灣」來作為品牌標榜,但尤繹宸對此表示,台灣茶葉與好品質兩者間無法直接劃上等號,其實,更應該說是消費者有台灣人「愛用國貨、支持國產」的情結。

但近來越南茶因一連串連鎖手搖飲料店農藥殘留檢驗超標而形象大壞,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訂定《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要求手搖飲料店業者自2015年7月31日起,現場調製的茶飲料應清楚標示茶葉原產地,若混合2個以上產地,也應依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消費者在買飲料的時候稍微尋覓一下,都能發現它的身影。 (相關報導: 別再用紙杯裝咖啡啦!BBC記者揭連鎖咖啡店最大謊言,你真以為紙杯能回收? 更多文章

而《食力》調查後發現,2015年4~10月食藥署公告,越南、斯里蘭卡等6國輸入之茶葉及乾燥玫瑰花等產品實施逐批查驗結果,期間統計不合格數為越南27件、印度17件、日本9件、德國8件、法國6件、斯里蘭卡4件、中國4件、美國3件、印尼1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件,以件數論越南茶佔了多數,好像真的很不安全,但伂橙公司食品安全部組長陳君如提醒,若公平一點,參照各國進口總量來比較,越南茶佔了進口總量約7到8成,換算成不合格比例來說,日本茶葉不合格比例反而還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