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錯專文:傷心菩薩

水月觀音。(風傳媒)

那是一個闇暗幽瞑的大房間,入夜後,坐在落地窗旁黑色靠背椅的老婦人心情,享受黑暗的溫暖多過白天光亮灑照的太陽。她的身分,隱藏躲避要比目標顯著來得容易容身,更可閃避攻擊。房間電視是永遠開著,因為重聽,音量不小,但也無礙,房門永遠關著,隔了一條轉折的長廊,一個大客廳,聲線不會傳出去,放在衣物內的樟腦氣味也不會滲透出去。一個老婦人留在老世界的回憶,混淆著過去悲喜劇的因果真相,幸福與不幸,是命,不是命,總分不清。目光呆板看著螢幕聲色光影,人物燈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是一個混亂世界,誰對誰錯,有理沒理,無法去理解梳理,只好等待,等待命運帶入下一步,是什麼?也不知是什麼?預設什麼?預防什麼?時過境遷,人隨境轉,已經不是日軍共軍兵臨城下收拾細軟夤夜走難的世紀了。現在敵人是年齡的衰老,力不從心的身體,無處容身的困惑,無人傾訴的苦楚。鬥爭不是明刀明槍,而是暗箭冷弦,酷漠無情,虛親偽情,生活現實,年老體弱,處處捉襟見肘,動彈不得。

她終於擺脫沈重負擔,瀟灑揮別,一去不回。那是高貴拒絕,不論富貴貧賤,人自有與生俱來的尊嚴,不屈服,不低頭,不折腰,不哀求,不為所動,生無所戀,死何足惜?她是世間最勇敢的女人,她的勇毅成為我步入老年的典範。

亦因如此,每次進入那房間有一種異樣感覺,曾經追述過有次在這裡默坐冥想,有靈體降臨,溫馨圓滿。這種經驗不是第一次,廿多年前在南加大初授《金剛經》,用的是與《六祖壇經》合譯成一冊的英譯本,在陽光普照的書房把《金剛經》原文逐字抄錄在英譯書眉上,每次抄寫,均來異香滿室,那是熟悉的檀香木氣味,自幼看到母親把小節香木斫成幼枝,在小香爐內焚燃,闔上透孔爐蓋,薰出氤香,香氣襲人,飄渺不散,迥異於一般信香。抄經時所聞到的香氣,確實就是燃燒的檀木香氣。此為千真萬確之事,這種異象,僅止於抄《金剛經》期間,待抄錄其他,香氣即不再來。曾與永芸師父提及此事,是否天龍八部抑或諸天羅漢加持?師父當時開示,已記不清楚,但肯定此為異象。母親逝後,曾發願抄寫《金剛經》,香氣亦不見來。

本是個不容易相信靈異的人,怪力亂神,有如夫子,子不語。但卻信輪迴轉世,看似矛盾,實則不然。母子倆人一歿一存,歿者逝,一去不回,存者思,難捨能捨,終是不捨,此恨綿綿,總想再見一面,然塵歸塵,土歸土,永別就是不再相見。本性卻是個痴心漢子,因果循環,所謂將來,亦不過操諸於現在。六道輪迴,今生不知來世,再尋再認,自有一番妙悟,不可思議。

母子情深又如何解釋?許多似曾相識的過往,今世種種,熟悉與陌生,莫非前定?有人一見如故,投緣相契,恍如舊識。有人雖無過犯,面目可憎,話不投機,半句也多,拂袖而去,殊不足惜。 (相關報導: 隱身表參道住宅街中,在有300年歷史老舗中遇見5款適合當土產的日式雜貨 更多文章

母子同心,不只天性,應是舊緣牽扯。情深義重,亦是新緣未了,苦海孤筏,倆人乘風破浪,同舟一命。惜今生為人子,生性木訥,重行不重言,許多感恩,不喜放在口頭,而重力行,應了一句老話,子欲養而親不在。到頭來,一切歸諸遺憾。人心隔肚皮,當年親妹逝世,母親頓失倚靠,未屆百日,竟有人開口強索米飯錢,直像《閱微草堂筆記》內狼子野心,小狼與家犬豢養多年,性亦頗馴,主人幾已忘其為狼,狼野心曲意取巧逢迎,「陽為親昵,陰懷不測,不過遁逸耳,信不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