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桌、LINE群組、莫斯科駐台代表處:當家鄉陷入戰火,在台烏克蘭人如何行動?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多國民眾在莫斯科駐台代表處前自發聚集抗議。(美聯社)

台灣時間中午12點,Vadym 突然收到母親的語音訊息,她哭著用家鄉話顫聲說道:「不要回來烏克蘭!戰爭開始了!到處都在轟炸,連這裡也是。」

位於台北信義區的莫斯科駐台代表處樓下,已經成了在台烏克蘭人最常聚集的地方。自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以來,那裡有時舉行記者會,有時靜默舉牌抗議,向好奇的路人解說現下烏克蘭的情形。

1

25歲烏克蘭人Vadym因戰爭無法返鄉,在莫斯科駐台代表處前舉牌抗議。(攝/林庭葦)
25歲烏克蘭人Vadym因戰爭無法返鄉,在莫斯科駐台代表處前舉牌抗議。(攝/林庭葦)

「如果你不想支持軍隊和戰爭,支持我們的醫療團隊吧!」記者會上,定居台灣的烏克蘭人Vadym拿著麥克風向群眾喊話,每一個字都用盡全力。

今年25歲的烏克蘭人Vadym,是一名資歷五年、經常往來世界各地的職業模特兒,他曾短期待過倫敦,於印尼長居三年,如今來台灣已經滿一年了。

接受記者採訪這一天,他剛在結束一場由台灣公民團體聯合舉辦的記者會,手上還拿著一大疊自己印製的手舉牌和標語,神情略顯疲憊。我們從記者會現場的莫斯科駐台代表處樓下,步行到附近位於四四南村的咖啡廳。

我告訴他,過去四四南村是一個眷村,因為台灣與中國長年軍事對峙,因此台灣有許多這樣的軍眷聚落。「那這個地方還真適合做這場訪問,」他苦笑著說。

2月24日烏克蘭時間清晨6點、台灣時間中午12點,當普亭宣布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時,Vadym突然收到母親的語音訊息,她哭著用家鄉話顫聲說道:「不要回來烏克蘭!戰爭開始了!到處都在轟炸,連這裡也是。」

「怎麼可能不回去?為了見罹癌病重的祖父最後一面,我一個月前就買好了機票。但是航空公司已經取消了班機,即使我到了波蘭或伊斯坦堡,也不會有公車或火車開進烏克蘭,所以待在這裡是我唯一的選擇,」Vadym神情沮喪,「在這裡用抗議的方式支持我的國家,讓所有人聽到我們的故事、我們的聲音,或許真能做點什麼吧……或許還比回去加入軍隊更好。或許在這裡,我有機會做更多。」

「爺爺現在待家裡,但他的狀況很糟很糟。我剛剛才傳了影片給他,告訴他我這裡一切都好,但我想,」他停頓了半晌,「他大概再也見不到我了。我想他等不到我們見面的那一天。」

Vadym生於烏克蘭中部城市烏曼(Uman)附近的小村莊,其祖父、祖母、叔伯、父親和弟弟,全都是職業軍人。

戰爭爆發後,他的父親就一直留守在任職的軍事單位,而他17歲的弟弟,原本正在奧德薩(Odessa)的軍校受訓,然而戰該城市面向黑海、設有軍事基地,成為俄軍最早攻擊的目標之一,因此弟弟已經隨軍校撤退到了其他地方。父親和弟弟都離家在外,Vadym的母親只能一個人睡在家中地下室,把所有衣物和重要文件放在身邊。

「軍校允許他們兩天打一次電話回家,昨天我弟弟第一次聯繫我了,雖然他不能向我透露自己的位置,但他說一切都好,我們要勇敢,」Vadym說,「下個月就是他的18歲生日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前線戰鬥,我真心希望不是。這些孩子甚至還沒有18歲。」 (相關報導: 「烏克蘭早已成為戰爭的發源地」:明鏡週刊對話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更多文章

前一天,台灣時間深夜,烏克蘭東北部、靠近俄羅斯邊界的大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遭到俄軍無差別轟炸。他拿出手機給我看一張平民身受重傷躺在地上、鮮血流了滿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