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畢業後拿個碩士文憑才能找到好工作?比起學歷,大企業更看重的3個能力

學歷越高,事業拓產就會越成功嗎?其實不然,比起文憑,你更該具備這些能力。(示意圖/unsplash)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童年

記憶中,小學下課後大夥會圍在柑仔店裡,一邊吃著黑人牙膏糖,一邊看著國中生大哥哥們打彈珠,有時稍微逗留久一點,大嗓門媽媽們會開始到處叫孩子回家寫功課。沒有任天堂、沒有安親班,電視只有三台選擇而且要等爸爸回家後才能打開;如果不想被父母叨念,吃完飯最好自動躲進房間裡看書,因為已被警告這次月考要前三名。

以前很少學生會跨區就學,所以競爭性不高,只要能待在前段班,再加上小聰明,高中要上前三志願不會太困難。上了高中後要面臨大學聯考的挑戰,這時的競爭就多了,全國每位高中生都想擠進台清交、師大、政大,不喜歡唸書又不願上補習班的我,每天只想躲在房裡聽收音機、看小說。

好不容易卡位到私立大學,父親很不滿意要求我重考,被迫拿著訂金到南陽街尋找「保證上台大」的補習班。突然間看到熟面孔,原來是國中同學小晴,印象中她總是名列前茅,只要考試沒有滿分就會心情鬱卒整天不說話。一問之下才知她上了最高(高度)學府,所以準備重考,我永遠記得她對我說的那句話:「像我這樣的學生只能上台大啊」

感謝當時她打醒夢中人,像我這樣不愛讀書的學生,最好是念私立學校,才能快樂自在生活,於是訂金原封不動退還給父親。後來輾轉聽到,小晴終於進了台大念的是歷史系,除了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氣,也很好奇她現在從事什麼性質的工作,台大這個招牌是否對她的職涯發展有所助益。

研究所畢業後我就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茫然不知道該找什麼工作,唯一的方向是外語能力還不錯,所以應該往外商走,只要能夠磨練自己、累積經驗的我都願意嘗試。從打雜的總經理特助做到行銷經理,從消費性產業轉到熟悉的金融產業;從產品經理一路做到行銷長、通路長、帶領業務團隊,從來沒有人質疑我的學歷不夠漂亮,大家看重我的是多年來累積的實務經驗、領域上的專業、超強整合能力和不自我設限的創新能力。

過去職場上有位長官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不論何時何地看到她總是一身套裝,精緻的妝容整潔大方,許多場合中她經常是焦點,有些後輩會將她當成學習對象。能夠在外商擔任高階主管,英語說、寫流利,應該學歷背景都是優人一等,結果跌破我的大眼鏡,她只有高中學歷。

另一位外籍同事申請調職到台灣工作,根據法規在台灣金融保險業擔任要職,需向主關機關提交個人學經歷,經核准後才能執行業務。還記得當時承辦人員很擔心可能無法獲准,因為這位同事只有高中專科學歷,幸好憑藉著在業界累積足夠的經歷和總經理的推薦背書,主管機關最後准予聘任。

你千萬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以為這是篇酸文否定那些用功會念書、拿到好文憑的學生,在此我是要提出另一個觀點。 (相關報導: 明明能力好、績效佳,為何還是被開除?真實案例揭職場現實面:永遠有人比你便宜好用 更多文章

企業高層除了看重專業,更欣賞的是你的潛能、爆發力。所謂術業有專攻,科學園區工程師的專業不是一般人能夠趕上,但如果工程師還具備前瞻性、創造性,願意踏出舒適圈成為一名業務大將,就能幫助公司帶進更大的商機。成為一位專業醫師必須經過7到10年的學術養成,如果醫生除了會開刀動手術,他還會主動研究透過智慧系統、精準醫療等技術,幫助醫院提升整體的醫療品質,他的價值遠遠超過一張醫師執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