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拿著熱融膠,身為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的人類學家侯守斯正小心翼翼的把碎片拼湊起來,那些碎片最終將拼成一個傷痕累累的顱骨,而這個顱骨卻屬於一個不確定性別的孩子,他出生在賽普勒斯最壞的時代,國族衝突讓他成為最年輕的受害者之一。
由聯合國及賽普勒斯南北派出代表組成的「失蹤人口調查委員會」(Committee on Missing Persons in Cyprus,CMP)從聯合國、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等地取得歷史檔案,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等最新資訊科技,期許能更精準地找出過去潛在的埋葬地點,替許多至今仍痴痴等候的家人,找回他們的摯愛,讓這些死者能真正地在歷史上安息。


一個比台灣還小的島國 卻硬生生被分為兩半
位於小島上的賽普勒斯(Cyprus)僅9,251平方公里,但作為歐亞非三大洲的優越地理位置,讓這座地中海小島自古就烽火連天,1960年英國殖民統治退出賽國後,島上的種族衝突越演越烈,人民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想回歸希臘的「希臘裔賽普勒斯人」,另一派是將土耳其視為母國的「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
Cyprus - Pulse poll:51% in North think Cyprus will reunite in their lifetime, 39% in Southhttp://t.co/zB2aK5jBkT pic.twitter.com/BV3RHt83m7
— electionista (@electionista) 2014年7月21日
1974年,當初推翻英國統治的「賽普勒鬥士」(EOKA)在希臘的支持下發動政變,土耳其藉「保護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為由派兵入侵,佔據了賽國北邊共36%的領土,「希臘裔賽普勒斯人」則大舉逃往南部,自此分為南北兩治,北邊成立起「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僅獲得土耳其的承認,南邊成立的「賽普勒斯共和國」則普遍為國際承認,屬於歐盟的成員國,但兩國的首都皆為尼柯希亞(Nicosia),時至今日街道上仍用鐵桶及沙包建起一座牆,分隔南北兩地。

已知失蹤人數2001人 僅找回763具骸骨

儘管戰爭暫時平息,南北兩邊的代表也將在28日重回日內瓦進行統一和談,但根據CMP統計,因戰亂失蹤的賽普勒斯人,希臘裔尚有1508位,土耳其裔有493位,但成功確認罹難者身份,將骨骸交還給各自家庭的人數,希臘裔僅579人,土耳其裔僅184人,總計還有上千名罹難者的家庭正在等著他們的家人,CMP迫切的需要找到被埋葬的那些骸骨,還要盡力修復。

「顱骨不管在文化上,或是在賽普勒斯,都是人的中心點,也是人的靈魂。」由聯合國指派的CMP成員亞尼(Paul-Henri Arni)說道,他們的職責除了找出失蹤人口的骸骨外,也負責將顱骨碎片一片片拼回去,亞尼表示:「這是對死者的尊重,同樣的當死者家屬看到顱骨後,也能減少他們心理上受到的衝擊。」

抽絲剝繭 尋找確切埋葬地點
但CMP的作業等同於是跟時間賽跑,他們除了透過以前的檔案和調查外,還要找到當時倖存的目擊者,才能更加確定每次可能的埋葬地點,而進一步開挖,但這些倖存者也正慢慢的逝世,此外,並不是每位目擊者,特別是當時的犯罪者會樂於出面幫忙,儘管檢方承諾會給予豁免權,但不願出面的人仍佔多數,「我們百分之百保證,那些活下來的倖存者當中,一定還有人不願跟我們分享資訊。」身為CMP一員的庫丘克(Gulden Plumer Kucuk)說道。
CMP members to request access to UK classified archives #cyprus https://t.co/Owz2DKlo4f
— Cyprus News Agency (@cnainenglish) 2017年6月2日
現在,他們除了靠目擊者,也將整合從聯合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其他6個曾在戰爭時期派兵進駐賽普勒斯的國家授權的資料,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將檔案、調查以及目擊者給的資訊連結在一起,期許能更準確地找出可能的埋葬地點,「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保證我們盡了一切的可能...這樣當我們在面對那些家庭時,才能理直氣壯的說:『我們盡力了』。」

「即使是一根骨頭,都可以帶給家庭極大的慰藉。」CMP成員納斯德羅許(Nestoras Nestoros)說道,「它代表著這個人已經死去了,而他的家人也能夠得到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