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給年輕人建議,他大笑「閉嘴!別再說了」:《重返天安門》選摘(3)

吾爾開希當年穿著睡衣、手拿氧氣瓶與李鵬對談而聲名大噪,不過六四事件之後也只能長年在美國與台灣的輾轉流亡。(截自youtube@ SaluteToHKPolice)

「我已經還了我欠下的。如果我覺得我有責任去推動民主運動的話,我相信我已經做的比普通人多了。如果我要為我獲得的名聲付出代價的話,我覺得我也付過了。」──吾爾開希

吾爾開希的散文集,疊放在台北一間書店的新書專區,旁邊堆著的恰好是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的新書。封面上吾爾開希的照片很醒目,儘管變老發福,還有二十五年流亡歲月留下來的痕跡,但仍看得出年輕時候的樣子。一九八九年抗爭期間,吾爾開希還是位身材清瘦、穿著不修邊幅,很有魅力的二十一歲青年,總是站在舞台中央。他經常拿著擴音器叫囂、威嚇、催促,聲音因為喊叫而變得嘶啞。二十五年後,當他邁步走進台北一家嬉皮風格的咖啡廳時,就像一個昔日名人的樣子。不過年輕時候的自負倒是還留著;當我告訴他,他的書擺在很突出的位置時,他露齒一笑,用流利的英文打趣地說:「我很高興書店認為我有做領袖的能力。」

吾爾開希是所有學生領袖中最衝的一位,總是吸引鎂光燈的焦點。他是引起注目的天才,為抗爭運動創造了許多很戲劇性的時刻。學生絕食抗議期間,他直接從病床上爬起來,走去人民大會堂與總理李鵬見面。吾爾開希身穿醫院的藍白條紋睡衣,坐在一張鼓鼓的椅子上,手裡拿著一罐氧氣瓶。他打斷李鵬對學生們家父長式的訓話,反過來責備他過了這麼久才屈尊與學生見面。一位身穿睡衣的學生這麼沒大沒小的大膽舉動,讓電視機前觀眾們感到相當刺激,他們早習慣看到國家領導人接受卑躬屈膝的奉承。這讓吾爾開希一夕之間變得家喻戶曉,最終成了政府頭號通緝犯名單上的第二名。

萬眾矚目

吾爾開希喜歡回憶他在運動早期時候的樣子,說自己簡直像個「將軍」一樣,在他的學生軍團面前相當有威信。他是最早出頭的學生領袖之一而聲名大噪,卻全然不知日後這將使他走上二十五年的流亡之路。他在胡耀邦去世兩天後首次登台亮相,當時有數百名學生聚集在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裡,悼念這位已故的領導人。成群的年輕學子齊聚一堂,卻因為緊張焦慮而靜默無聲,誰都在等著別人第一個站出來說話。

對吾爾開希來說,往前踏出一步是一個瞬間的決定,不是出於什麼政治考量,而是因為他對這種集體怯弱感到厭惡。「我不想做縮頭烏龜。」他回憶道。所以他站出來了,聲音又響亮又清晰。「我叫吾爾開希。我是北師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八八級的學生。我住在三三九宿舍。」吾爾開希公開了他的個人資料,這不僅是公然藐視當局,他那帶有獨特維吾爾風的名字,還保證讓所有人從那刻起永遠記得。

一天後,他在張銘加入運動的同一場靜坐上,再次成了鎂光燈焦點。一如以往,吾爾開希又把自己推到最前面、最中心的位置,擔任起領導的角色。他自稱:「選學生領袖的時候,只有我站了出來。」吾爾開希站在學生群眾的最前面,要求所有學生寫下自己不敢大聲說出的想法。然後他再用幽默的實況評論方式,大聲朗讀那些寫下來的話,他的衝動性格和戲劇性一覽無遺。 (相關報導: 六四流亡領袖吾爾開希:台灣政治人物要跟北京簽「和平協議」,簡直愚蠢至極 更多文章

1989年6月4日,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北京當局血腥鎮壓示威學生(美聯社)
1989年6月4日,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北京當局血腥鎮壓示威學生(美聯社)

在這場運動還在凝聚的早期階段,吾爾開希認為自己既是全劇導演又是製片人。靜坐持續了幾天之後,他在北京師範大學發表了一份公報,呼籲發起罷課及一場學生集會。他沒想過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所以當成千上萬名其他學校的學生在集會前開始湧入校園時,他感到相當吃驚。政府也在緊盯局勢;在吾爾開希釘好他的第一張海報不到幾個小時,他父親就被從中央黨校給傳喚,還去受訓學習如何管教任性的兒子。他父親為尋找兒子,一整天從一個宿舍找到另一個宿舍去;而這個兒子也同樣在躲避父親,極力避免公然忤逆長輩的情節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