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城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於5日晚間(台灣時間6日上午)拉開了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序幕,但正當全世界將焦點放在馬拉卡納足球場(Maracanã Stadium)內的開幕儀式時,場外抗議人潮怒火攻心,焚燒奧運志工T恤甚至是巴西國旗,警方最後以催淚彈驅離,逮補一人。
示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同一時間,在巴西最大城聖保羅(São Paulo)人民因受不了政府在經濟最危機時刻,仍出手闊綽舉辦奧運,紛紛群起上街抗議,讓這場頂著「南美洲第一次」的里約奧運,蒙上陰影。
在5日開幕儀式稍早,已有群眾聚集在科帕卡巴納(Copacabana)海灘前,抗議對代理總統特梅爾(Michel Temer)的不滿,要求他下台。警方使用催淚彈也不是第一次了,就在奧運聖火傳遞至里約時,行徑途中也有多名示威群眾試圖阻擋聖火前進,政府出動450名警察維安,至少在2處地點使用催淚彈驅離民眾。
維護市容?為奧運驅離貧民窟居民

「這些示威者是為了保護那些因為奧運準備工程期間而遭驅離的貧苦人家」25歲的法魯(Anna Faro)表示,「他們當初還用『淨化(cleansing)』和『中產階級化(gentrification)』這種字眼」,甚至有不少窮人因此慘遭警方殺害。
舉辦開幕儀式的馬拉卡納足球場不遠處,正好就是曼給拉(Metrô-Mangueira)貧民窟,雖然部分居民遭政府以舉辦奧運為由驅離,但仍有一些家庭不願離開。同樣的,奧林匹克體育場(Olympic Stadium),因為和前者地點相近,鄰近所謂的貧民區,引來不少貧民家庭的抗議。
【延伸閱讀:里約奧運》華麗堂皇的場館之外 里約人不希望你看到的里約:貧民窟】
警方用催淚彈對付平民

但此次在開幕儀式進行時發生的抗議行動,本該在群眾高喊著「(奧運)是場排擠人的比賽」(The Exclusion Games)下和平落幕,但在一個半小時後,群眾驚慌的四處逃竄,伴隨著催淚彈的煙霧四起,和擋在足球場前的維安陣線,人們開始往不同的方向逃跑,還有一名女性因為煙霧彈而氣喘發作,接受紅十字會的救助。
Cops disperse and tear gas is shot during an anti-Olympic protest about a mile from Maracanã. pic.twitter.com/qdq0M9uqrp
— Angela Almeida (@almeidavore) 2016年8月5日
同樣在聖保羅的示威行動中,警方用催淚彈驅離了聚集在聖保羅藝術博物館(São Paulo Museum of Art)的抗議人潮,更拘留了至少50名抗議者,無人傷亡。


雖然抗議聲浪不斷,但這些民眾並未真正阻撓奧運賽事的進行。因為里約當局雖然處在「財政緊急狀態」下,仍接受來自中央政府8億7千萬美元的補助款,將警備人力提高到8萬5千名,相當於2012年倫敦奧運的2倍,因此里約每個主場館外被維安警方層層包圍,示威者根本無法靠近。

「歡迎來到地獄」將近五成巴西人反對舉辦奧運
但巴西人民對於此次里約奧運的厭惡程度,卻是不減反增,根據巴西民調公司Datafolha在7月中旬的調查顯示,在2792名的巴西人中,就有一半的人表示反對舉辦奧運,數字從2014年以來增加了一倍,而且越往南走,人民越反對,更包括奧運主辦城市里約在內。
催淚彈驅逐了群眾,卻留下現場緊張的氣氛,和平和歡樂好像只會在奧運場內出現,場外各處則散落著不同的抗議標語,連本該迎接外賓的機場也高掛著「歡迎來到地獄」(Welcome to Hell)的旗幟,一名大老遠趕來抗議的女老師手持著:「有錢辦奧運,沒錢辦教育」(Money only for Olympics. No money for public education)的抗議標語,不遠處的兩台車上則被大剌剌地用噴漆噴上:「好棒的大眾運輸工具,好爛的醫院,這到底是什麼國家?」(Fancy Transportation. Trashy Hospitals. What kind of country is that?)
Another "Welcome to Hell" sign at the Rio airport. This time, airline mechanics rather than police. pic.twitter.com/W67EZ5DsYq
— Eric Adelson (@eric_adelson) August 1,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