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不承認少數族群的權益以及包括女權在內的人權,
就不可能擁有穩定與繁榮。
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
1947年的今天,美國伊利諾州的紡織廠老闆休.羅德翰(Hugh Rodham)在芝加哥的艾奇瓦特醫院(Edgewater Hospital)喜迎長女,但這位共和黨「鐵粉」父親沒想到的是,這個小女嬰後來不僅成為美國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更在2016年獲得民主黨提名,成為美國史上首位獲得主要政黨提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強勢挑戰入主白宮,這個小女嬰就是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

希拉蕊從小就是模範生,並且對各種領導職位極感興趣,高中時擔任學生會主席與體操隊長,參加演講與辯論,學業、社團、運動都一把罩。她的父母都是共和黨的死忠支持者,早年的她也支持共和黨,更在196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為共和黨出力,支持保守派高華德(Barry Goldwater)參選總統。
1965年,她進入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蔣宋美齡的母校)主修政治學,擔任學生會主席,不僅領導反對越戰的罷課活動,還組織校園遊行。到了196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因為不滿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加上反戰及支持非裔美國人的民權運動,並認為民主黨比較符合個人理想,於是當年轉而投向民主黨懷抱,並決定要進入體制,改變社會。
— Jenny Gabrielle (@Jenny_Gabrielle) 2016年10月23日就讀衛斯理學院時的希拉蕊(中)
1969年,希拉蕊大學畢業,她成為首位在衛斯理學院畢業典禮發表演說的學生,演說完畢時,全場站立鼓掌至少達7分鐘,她的演講也引起全美注意。希拉蕊隨後進入耶魯法學院(Yale Law School)就讀,並在1971年認識了同為耶魯法學院學生的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希拉蕊在衛斯理學院畢業典禮發表的演說
#DailyHillaryFacts Hillary Rodham and Bill Clinton started dating in 1971 while they were attending Yale Law School. pic.twitter.com/UAgLgS7lcs
— Coral Way for HRC (@CWforHillary) 2016年9月22日1971年,相識相戀的希拉蕊與柯林頓
1973年,26歲的希拉蕊從耶魯法學院畢業後,開始了律師生涯,並2度當選全美100位最具影響力律師。她在隔年參與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彈劾調查小組,43名成員裡只有3位女性,希拉蕊是其中一位,她也從此開啟從政生涯,並藉此機會發展人脈,結識許多名流政要。

1975年,希拉蕊與比爾.柯林頓結婚。剛結婚時,希拉蕊拒絕冠夫姓,在民風保守的阿肯色州(Arkansas),此舉被認為是缺乏傳統家庭觀念的表現,並對丈夫的政治前途產生負面影響。1980年,柯林頓尋求州長連任失利,希拉蕊為了不影響丈夫與自己的政治前途,最終讓步,冠了夫姓;同一年,兩人的獨生女雀兒喜.柯林頓(Chelsea Clinton)出生。


她擔任第一夫人的期間(1993年─2001年)引起許多爭議,包括力主推行的健康保險計畫卻未獲國會通過,後來這經常成為共和黨攻擊的標靶。希拉蕊離開白宮之前(2000年)就順利當選紐約州聯邦參議員,成為首位獲得公職的第一夫人及紐約州首位女性參議員,並在2006年輕鬆連任參議員。

2008年,有意參選總統的希拉蕊在民主黨黨內初選輸給歐巴馬(Barack Obama),當時她曾慨嘆:「我們這次還是沒法粉碎那最高不可攀、最牢不可破的玻璃天花板(指在政界或其他領域裡,因為人為或無形的困難,造成某些群體無法升遷到高位的阻礙)。」
2009年至2013年在歐巴馬政府的內閣擔任國務卿,出訪112個國家,任內也有不少爭議,包括2012年的班加西攻擊事件(2012 Benghazi attack)及使用私人電郵帳戶辦公的「電郵門事件」(E-Mailgate),後者更成為她2016年未能入主白宮的主要因素之一。
【延伸閱讀:「電郵門」風暴來襲 希拉蕊總統路籠罩陰影】

2015年4月12日,捲土重來的希拉蕊正式宣布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2016年7月26日,她獲得民主黨正式提名為總統候選人,這也是美國建國240年以來,主要政黨首度提名女性成為總統候選人,希拉蕊說女性參政的玻璃天花板終於被撞出最大的一道裂縫,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仍在美國歷史上留下重要一頁。
【延伸閱讀:「玻璃天花板被撞出了最大的一道裂縫」美國民主黨正式提名希拉蕊參選總統】

關注教育與兒童權益 致力為女權發聲
擔任阿肯色州第一夫人12年期間,希拉蕊活躍於關注兒童福利的組織,擔任第一夫人期間(1993年─2001年)更執行許多改善教育和醫療的政策和措施,1997年協助通過美國國家兒童健康保險計畫(State Children'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及領養與安全家庭法案(Adoption and Safe Families Act)。

1960年,美國政府提出登月計畫,當時13歲的希拉蕊夢想成為太空人,她寫信給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明心願,但NASA回信說女性不能申請成為太空人,當時的希拉蕊開始意識到要爭取女性權利。

1995年9月5日,她前往中國北京,代表美國參加聯合國第4屆婦女大會,她提倡女權的演講內容至今仍備受推崇,演講結束時所講的「人權即女權,女權即人權」宣言更成為全世界女權運動的口號。
希拉蕊在聯合國第4屆婦女大會的演說
1998年,柯林頓與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的桃色醜聞轟動全球,希拉蕊與柯林頓的婚姻一度成為全球焦點。許多支持者呼籲希拉蕊與柯林頓離婚,但她為了保住自己與柯林頓的政治前途,最後選擇忍讓,原諒柯林頓,背離了多年積極提倡的女權主義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