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猜想自己小孩可能是同性戀…心理師:孩子的表現,父母不該贊同或不贊同!

無論你的孩子是嬰兒或青少年,他們都需要感受到,他們的存在是讓你開心的。(圖/木由子攝影@flickr)

身為父母的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將孩子與我們的贊同緊緊捆綁在一起,以此束縛他們,讓他們變成父母評斷下的奴隸。我們要不是讓孩子不斷渴求我們的贊同,就是讓他們變得依賴它。

你能想像一個孩子不斷渴求我們贊同、害怕我們不贊同,那是什麼滋味嗎?相較於一個了解他是受到無條件被接受及尊重的孩子來說,其中的差別想必很大!

每個孩子都知道,有時他們的行為會替自己惹上麻煩,但這和他們天生的本性不被接受、不獲尊重完全是兩碼事。因此很重要的是,身為父母,我們必須擺脫一種假象,一種認為孩子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必須獲得我們首肯的假象。我們憑什麼評斷孩子?孩子們必須知道,僅僅只是存在於這個世界,他們就有權利贊同他們原本既有的樣子,而這個權利不是由父母賦予的。僅僅是他們會呼吸這個事實,就已經讓他們有權利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表達他們的感受、體現他們的心靈,這樣的權利早已隨著出生證明賦予了他們。

或許你聽到不論是贊同或不贊同,對孩子來說同樣都是控制的觸角時,可能會很驚訝。我們當然可以讚美孩子,慶祝他們的成功,但是贊同或不贊同都很容易殘留遺毒,迅速影響孩子對自己本質的感受。

無論我們的孩子是個藝術品味絕佳的人,或是學業成績優異的、愛冒險的、熱愛運動的、喜愛音樂的、愛做夢的或是個內向的人,都跟我們對他們的看法無關。推而廣之,無論我們的孩子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是同性戀、是否想結婚、是否具有企圖心,或呈現出其他各種特質,也不是我們能加以贊同或不贊同的。雖然孩子的行為有必要被適度修正,以便更貼近他們的本質,但他們的內在核心卻必須受到無條件的祝福。

當孩子選擇了一個與我們不同的宗教,或一個有別於我們夢想的職業,或具有同性戀傾向,或想和一個不同種族的人結婚,我們的反應就像是一個氣壓計,可用以量測出本身意識覺醒的程度。我們是否能認知到,孩子有權利以自己獨一無二的方式展現他們的內在本質,並以此認知來回應他們呢?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覺知到,他們真正的自己是值得祝福的。當然,父母都會說他們確實會祝福孩子,畢竟,他們會為孩子慶生,帶他們去看電影、挑選禮物,在玩具店花上一大筆錢,不是嗎?如果這不是慶祝孩子的存在,那什麼才是呢?

我們沒有發現,我們所贊同並支持的經常是孩子的表現,而不是單純因為他們的存在。真心禮讚孩子的存在,就必須允許他們跳脫我們因為期待而設下的陷阱。換句話說,不預設立場,不要求他們做任何事、證明任何事或完成任何目標,只是單純為他們的存在而歡喜。

無論孩子的本質如何展現,它都是純粹的、充滿愛的。當我們尊重這份本質的時候,孩子會信任我們了解他們的內在世界是良善的、有價值的,無論他們外在的表現如何。我們與孩子的本質建立連結的能力,以及在他們的外在世界搖搖欲墜時堅定支持的能力,都能傳達出他們具有無限價值的訊息。 (相關報導: 不要為了安撫孩子在車上放玩具或影片!6歲前的孩子需要一點「留白」的練習 更多文章

容我建議一些方法,好讓你的孩子能夠知道,我們純粹只是因為他們本身而接納他們,這跟他們做了什麼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在孩子安靜休息時,告訴孩子你很珍惜他們。

●在孩子坐著時,告訴孩子你很高興能跟他們坐在一起。

●當孩子在屋裡走動時,你會叫住他們說:「謝謝你們來到我生命裡。」

●當孩子牽著你的手時,告訴孩子你有多麼喜歡牽著他們的手。

●當孩子在晨光中醒來時,你會留個信息告訴他們,每一天開始時都能看見他們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你到學校接他們放學時,告訴孩子你有多麼想念他們。

●他們微笑時,告訴孩子你心裡感到一陣溫暖。

●他們親吻你時,告訴孩子你很喜歡跟他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