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台灣》孤獨的島嶼 依存著台灣關懷的連結

呼吸著鹹味的海風,眼望著藍白交錯的海水,當海洋給了人類依存,人類帶給海洋的是什麼反饡?海闊台灣,帶來無窮無盡的思索!(余志偉攝)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說過:「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每個孤島也是,海平面望去的孤單的島嶼,其實並不寂寞,來自台灣的視野與關懷,追尋島嶼的文化與定位,通過海洋的連結,從台灣出發探訪北方三小島、澎湖、南方四島、小琉球等島嶼,探索工業發展與海洋、海洋信仰文化、漁業文化等氛圍。當揚帆出海的那一刻,心留台灣、身飄海洋、眼看世界,呼吸著鹹味的海風,眼望著藍白交錯的海水,當海洋給了人類依存,人類帶給海洋的是什麼反饋?海闊台灣,帶來無窮無盡的思索!

************************

早在100多年前,創辦馬偕醫院的傳教士馬偕博士,即曾乘風破浪航向國境之北,走訪包含棉花嶼、花瓶嶼及彭佳嶼的「北方三島」,他眼中「最孤獨的島」,指的是大嶼(彭佳嶼),當時有百餘人居住其上,如今三島都是軍事管制區,一般人或可遠觀,卻難以親近,然而,三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生態、地質環境,卻讓它們在國土中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在無垠的大海中,北方三島不過是如同星子般渺小的礁岩,但這三塊大石頭保存了完整的海島火山地質原貌,火成岩的基質如同母親的懷抱,提供珊瑚、海藻及其他底棲生物生長繁衍,打造出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礁岩生態系,加上孤懸於東海外緣的關鍵位置,成為陸域生物遷徙及散播的中繼站,對於生態的永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因為如此,繼東沙環礁、澎湖南方四島後,北方三島有潛力成為下一個海洋國家公園。

************************

台灣的海洋在世界上以「豐富多樣」聞名,全球64大海洋生態系,環台灣島的就佔了3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秘書徐韶良這樣說:「台灣海洋位於3種大海洋生態系的交匯處,不同溫度的海水交互作用,讓各樣不同的海洋生物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適得其所。」如此多元的自然生態,造就了強大的災前抵抗力及災後復原力。以南方四島來說,除了健全的珊瑚礁生態系之外,還是澎湖海域物種的來源,在海洋資源維護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事實上,這只是澎湖南方四島對生態貢獻的其中一例,這一片散落在海洋中的小島,還擁有珍貴的玄武岩地質、特有種植物、保育類野生動物與獨特梯田式菜宅人文地景,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都具有成為國家公園的條件。

 

************************

位於屏東縣東港鄉外海的小琉球,是台灣屬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面積雖僅有6.8平方公里,登記戶籍人口數卻有1萬2千餘人,人口密度為所有離島之冠。這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島,處於北赤道洋流黑潮支流必經之地,具有豐富的洄游魚類,加上土地貧瘠,耕作不易,因此自古以來居民便多以漁業維生,目前島上仍有超過半數的漁業人口。 (相關報導: 海闊台灣》揚帆起錨 到海上 重新認識台灣 更多文章

雖然漁業仍為全島的主要經濟活動,但近年來小琉球的面貌已有不小的改變,以箱網養殖為主的休閒漁業及觀光事業也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現年64歲的漁會理監事羅松根從台灣本島遷至小琉球已經40幾年,親眼見證小琉球的變化。他說,早年島上的房屋都建得不是很好,甫在小琉球落腳時,一個強颱就把當地的許多屋子都吹壞了,但如今島上各具特色的建築拔地而起,雖然在離島蓋房子原料運送不易且昂貴,卻擋不住因為發展觀光所帶來的的民宿需求,房地產業也成為小琉球另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