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周,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即將四押九個月期滿,京華城案最近密集開庭,能不能拚出一審判決未得而知,不過,柯文哲還能不能、會不會一路繼續被押,對柯文哲又是一個關卡,對司法,則是再一次檢驗。
朱亞虎「認罪」證詞荒謬,足證檢方取證荒唐
柯文哲被押八個半月,從庭審詰辯過程,可以確定的是,檢方起訴後的再押,並未能讓檢方取得更多金流實證,檢方起訴書中缺乏人、時、地的二千五百萬,依舊付之闕如,尷尬的是,檢方押人取供,或偵訊誘供的「實證」倒是不少,包括「認罪」的朱亞虎三通簡訊邀政治獻金(二百一十萬)之功,起訴書却刻意漏掉另外兩通,只紀錄了李文宗客氣回覆,這通簡訊讓李文宗羈押九個月;在押的市議員應薇到底有沒有和柯文哲談及京華城案?則是既不在場從未目睹的朱亞虎個人推測「一定有」,理由是「柯文哲不會拒接議員電話」;而檢方在政治獻金名單中找到一個「高銘鴻」分次捐款給民眾黨三十萬,偏偏這個名字與中工保全副總同名同姓,朱亞虎供詞聲稱「這是沈慶京下令秘書轉告高銘鴻捐款,以感謝柯文哲處理容積率」,結果中工保全高銘鴻作證沒有捐款給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純屬烏龍一場。
朱亞虎「認罪證詞」的荒謬,正足以證明檢方取證的荒唐;朱亞虎為什麼會認罪?因為檢察官告訴他,「一個案子只要你有參與,就有罪。」一句話讓他有「共鳴」,決定承擔,朱亞虎的「承擔」讓他免被羈押還獲得緩起訴,却讓其他人硬生生在押九個月,如此「承擔」果然叫人刮目相看,檢方辦案的雷霆手段,却叫人不敢恭維。
首先,柯文哲案掀起漫天風雨,檢方查不到京華城金流就從政治獻金著手,這個方向不可錯,但要有明確的路徑和證據,柯文哲競選總統的帳務固然一團亂麻,屬監察院管轄的政治獻金申報,監察院已經裁罰三百七十四萬並沒入九千五百多萬獻金,但政治獻金是否真與京華城「圖利收賄」,不能只靠檢方或誘或迫的一人供述,檢方硬要將兩者牽連,就莫怪柯文哲妻子陳佩琪醫師會不服地拿南鐵東移的容積率為對比,直指相關建商給當年還是台南市長的賴清德的政治獻金,遠遠超過二百一十萬,被網攻「沒證據」,陳佩琪嘲諷式的反擊,「用膝蓋想就知道。」這不是打臉朱亞虎,而是打臉北檢。
地方政府有無放寬容積之權?賴清德、陳其邁躺著也中槍
其次,地方政府為建設放寬容積率,有法令為規範,台北市政府對京華城容積率把控甚嚴,一度遭到監察院「糾正」,為此北市府才放寬容積從百分之三百到百分之五百六十,至於再一次拉高到百分之八百四十,則是以韌性城市(四%)、智慧城市(八%)、宜居城市(八%)等三項名義獲得二十%的容積獎勵,加上京華城花費四十四億元,購入三十%容積移轉,等於原容積乘以一點五倍;這樣的容積率到底算不算「過高」?見仁見智,台北市商四用地,基準容積率就是百分之八百,高雄商五的容積率達八百四十%,台中市七期重劃區的容積率也有百分之六百,各縣市政府依其發展需求訂定容積率上限,重點不在容積率有多高,而在是否合乎法定程序。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柯文哲的幻想,賴清德的破滅 | 更多文章 )
為此,高雄市長陳其邁躺著也中槍,被柯文哲臉書質疑「陳其邁可以,柯文哲不可以??」因為高雄亞灣經貿園區的法定容積是百分之五,在林欽榮主持下却給到了百分之二十;林欽榮恰恰以台北市前副市長身份作證,強調容積率是公共財,「多給一平方公尺,就是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