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專欄:賴清德與「獨裁者」的距離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總統正在「獨裁者的養成之路」上。(民進黨提供)

藍白在野政黨合流四二六上凱道,「戰獨裁」成為主訴求,行政院長卓榮泰質疑國民黨兩位副主席夏立言與連勝文赴陸「與獨裁政權握手」,民進黨反諷,「獨裁,還能上街頭倒賴?」

賴清德總統是不是「獨裁者」?從形式定義上看,他是民選總統,想連任三年後還得再次接受民意檢驗,欲期「終身掌權」的可能性是近乎於零,何況還有個在野政黨居於多數的國會「制衡」,的確很難直接將他與「獨裁者」劃上等號;但是,定其改選的民主體制,絕非不能產出「獨裁者」的依據;事實上,「以民主之名的獨裁」比比皆是,曾任《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總編輯,並曾獲選為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思想領袖的Moisés Naím Dr. Naím直指,「很多實行選舉民主的國家已轉變為獨裁體制,幾乎成為本世紀的新常態」,他們利用民粹主義(populism)、兩極分化(polarization)和後真相(post-truth)獲得權力,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和英國強生都是他定義的「3P獨裁者」。

蔡英文為賴清德舖好「獨裁者養成之路」

簡單講,即使選舉產生,但民主體制的機轉無法有效節制其權力,獨立機關失去獨立性,民主程序被漠視,政治干預甚至操控司法,壓制異議─包括打壓反對黨和收買媒體,就具有「獨裁」特徵。從這個角度看,賴清德與「獨裁者」的距離,也不那麼遠,他正走在「獨裁者養成之路上」,但這條路,是「過來人」前總統蔡英文以八年時間早就為他舖好了,包括: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和《不當黨產處理條例》,清算國民黨產;司法院、監察院、中選會人事唯綠是從,而NCC甚至擺明「要聽話的人」,以執行關閉中天新聞台的「任務」,嚴重損害新聞自由,獨立機關失去其獨立性而喪失公信力;當然,還有以《社會秩序維護法》撒下天羅地網查察網路言論。

蔡英文八年全面執政,改變了台灣民主土壤,做為「雙少數」執政者,賴清德繼任,本來可以導正台灣民主的「倒退現象」,遺憾的是,民進黨習慣了絕對多數的「獨裁」,走向比蔡英文更極端的逆轉民主之路,首先,少數總統無視國會多數,從拒絕國會改革法案到憲法法庭封殺國會權力開始,「立法權」就成為賴政府的眼中釘,國會通過的重大法案和預算案,無一不覆議再聲請釋憲,甚至不惜發動違反民主原則的「大罷免」,以推翻最新民意,賴清德開了先例,讓「選舉」這個最重要的民主指標,嚴重倒退。 (相關報導: 風評:台灣被賴清德浪費的一年 更多文章

執政團隊蔑視立法權,各部會對「列席備詢」泰半敷衍了之,動輒請假,立委調不到資料,問不到答案,面對關稅衝擊不是「機密」就是「都有準備」,委員會舉行共諜案專案報告,也算「當事人」的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幕僚涉案),直接缺席,連請假都省了;委員會排審《行政區劃法》修正草案,徵詢法務部意見,法務部書面回函一句話,「事涉主管機關職權與大院決定,本部敬表尊重。」說是「尊重」,實則敷衍;立委質疑聯合國報告直指台灣涉入詐騙洗錢,鄭銘謙的答覆是「不清楚,我在立法院忙詢答。」問他地檢署洩密給媒體,偵查全公開,他說,「『鏡檢』(鏡週刊)沒講消息來源是檢方。」言下之意,鏡檢說了算?問他到底忙什麼?鄭銘謙竟脫口而出,「北檢在忙那些政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