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專欄:司法不公,不是藍白喊出來的!

國民黨17日號召民眾「戰獨裁,站出來」至北檢外抗議,台北市長蔣萬安(右)也到場。(顏麟宇攝)

司法不公,不是藍白政黨喊出來的,而是檢調自己搞出來的!

四一七的北檢很熱鬧,白天有民眾黨聲援因京華城案出庭的前主席柯文哲;晚上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號召黨公職聲援因罷免連署遭搜索移送複訊的幹部,北桃市長蔣萬安、張善政親赴北檢,抗議司法成為打擊政敵的工具,新北、台中市長侯友宜和盧秀燕也分別發文或發聲,強調不能對法治倒退視而不見,不要以為這只是在野藍白的事,當司法成為輾壓異議的工具,整肅黨內用來更得心應手。

司法正義,不是審檢調自己聲明就能證明的,要由個案累積人民的信賴,遺憾的是,賴清德總統就任未滿一年的時間裡,累積太多個案瓦解人民的信賴,加深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屈從政治的疑慮。

柯文哲押了八個月查不出金流,繼續「連連看」

柯文哲案,當然是指標案件,北檢聲明並未違反偵查不公開,事實是,「鏡檢」近乎取代「北檢」,沒有人相信北檢的聲明;北檢偵辦此案完全違背證據法則,即使迄今查無金流實證,法院亦無擔當硬是一再准押柯文哲,如今已長達八個月,繼續在押。

北檢偵辦柯文哲「貪汙」的「關鍵事證」是「某時地交付的一千五百萬」,迄今還是說不出何時何地誰人交付,交付給誰?離譜的是,檢察官竟當庭質問柯文哲「你要不要公開說明一下,那一千五百萬是怎麼回事?你對黃珊珊說小沈已經給過了,是什麼意思?」犯罪偵查的舉證責任怎麼會在當事人?檢察官的質問豈不自證沒查到證據?檢察官甚至質疑柯文哲,「你怎麼可以隨便說不想接受偵訊?」連被告不自證己罪的「緘默權」都不管不顧,司法偵查品質是有多低落?

莫怪黃珊珊臉書發文嚴厲抗議,之前赴北檢做證時,檢察官問她,「那一千五百萬是不是給你參選台北市長?」當時她就傻眼,「這是什麼亂槍打鳥的訊問方式?檢察官的訓練是教你們查無證據,就用各種影射、威脅利誘來碰運氣?看看誰一個不小心說錯話,就走進你們畫好的陷阱裡?」如果亂槍打鳥打到了也罷,亂槍打不到鳥,還能繼續連連看,這是哪門子「證據」?

陳明文案「利誘」是不正訊問,「威脅」算不算?

最莫名其妙的是,查不出金流實證,却扯出「不雅影片」,首先,圖片照片雅不雅,不是檢察官說了算;其次,不論是名模或啦啦隊女神,若證實出現在柯文哲USB裡,應該告檢察官誹謗,她們的工作竟成了司法抹黃當事人的工具,檢察官辦辦案是有多病態? (相關報導: 風評:如果「罷免吳思瑤」進入北藝大 更多文章

20250417-前台北市長柯文哲17日至北院開庭。(顏麟宇攝)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17日至北院出庭。(顏麟宇攝)

持平而論,檢察官是否有「不正訊問」,不易釐清,舉例而言,檢察官誘導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別當「第二個余文、第二個李述德」,對邵琇佩說「妳如果還是按照在廉政署的說法,妳如果還是覺得可以唬弄過去,就來試試看!」算不算「不正訊問」可能見仁見智,但以民進黨前立委陳明文於嘉義縣長任內涉及下水道工程洩密與圖利罪,法院最後判定無罪的理由,就是該案關鍵證人在審判中表示是受到調查官「有善意回應能交保」的利誘,才做出不利陳明文的證詞,法官認定這就是一種「不正當的訊問方式」,兩相對比,「不要當第二個余文」、「覺得可以唬弄過去就來試試看」,不只是利誘,已經形同威脅,與「不正訊問」的距離豈不更近?遑論檢察官偵訊兩位認罪者彭振聲和邵銹佩的偵訊錄影,竟還有消失的一個多小時,又是怎麼回事?